青云纷四极,不翳明月光。
高台一以眺,远思从苍茫。
鸿鹄在中泽,岂为谋稻梁。
神哉蛟龙志,尺渎宁终藏。
丈夫志四海,廖廓相翱翔。
朝游过昆仑,夕游略扶桑。
无学儿女仁,白首恋故乡。
青云纷四极,不翳明月光。
高台一以眺,远思从苍茫。
鸿鹄在中泽,岂为谋稻梁。
神哉蛟龙志,尺渎宁终藏。
丈夫志四海,廖廓相翱翔。
朝游过昆仑,夕游略扶桑。
无学儿女仁,白首恋故乡。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宗臣所作的《留别子培舍弟七首》中的第六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由与广阔世界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首句“青云纷四极,不翳明月光”描绘了天空中云彩飘荡,明月高悬,光芒不被遮蔽的景象,象征着诗人追求的光明与自由。接着,“高台一以眺,远思从苍茫”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思绪飘向远方的情景,展现了他内心的辽阔与深邃。
“鸿鹄在中泽,岂为谋稻梁”通过比喻鸿鹄不为稻粱谋,象征着诗人追求精神层面的自由,而非物质的满足。接下来,“神哉蛟龙志,尺渎宁终藏”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内心深处志向的坚持,即使面对狭小的环境也不愿放弃追求。
“丈夫志四海,廖廓相翱翔”表达了诗人作为男子汉,胸怀大志,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飞翔的愿望。“朝游过昆仑,夕游略扶桑”则是对这种理想生活的具体描绘,意味着诗人追求的不仅是空间上的广袤,更是时间上的永恒。
最后,“无学儿女仁,白首恋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即便经历了无数的风霜,年华老去,心中的故乡情结依然难以割舍。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由与理想的热烈追求,也有对故乡的深情回忆,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维此江壖,控扼之所。居安思危,可无备禦。
维彼强狡,巧于乘隙。萌檗弗除,其欲罔极。
孰堪制之,维汝弓兵。猛虎在山,百兽震惊。
勇无坚敌,谋无遗虑。如彼猎师,靡逸狐兔。
亦如农夫,稂莠是芟。寇盗斯戢,善良斯安。
吾民膏血,为汝衣食。可不念此,为民除慝。
国用方窘,于汝常给。可不念此,竭诚报国。
无或徇私,贪求肆虐。无或荒嬉,酣饮蒱博。
强汝志气,精汝武艺。习汝行陈,昭汝果毅。
我闻在昔,元勋茂烈。发迹弧矢,登坛授钺。
反观此身,均一丈夫。彼既能然,我岂不如。
黾勉从事,不辞险阻。风餐露宿,含辛茹苦。
汝身则劳,民获安堵。肝胆忠义,神其福汝。
我作营房,亦既劳止。用集尔众,缓急有备。
营房之居,义均弟兄。务在和睦,毋或纷争。
营房之居,法如军旅。什伍相长,其传自古。
以大总小,先正其身。以小承大,期于率循。
我筑斯亭,名曰劝功。尔有勤劳,是奖是崇。
尔或有罪,吾不汝贷。鞭扑斥逐,其耻为大。
凡尔有众,各敬尔德。习此歌诗,持循罔失。
《丁未之冬营房告成有亭翼然名之曰劝功且为歌训迪有众》【宋·袁燮】维此江壖,控扼之所。居安思危,可无备禦。维彼强狡,巧于乘隙。萌檗弗除,其欲罔极。孰堪制之,维汝弓兵。猛虎在山,百兽震惊。勇无坚敌,谋无遗虑。如彼猎师,靡逸狐兔。亦如农夫,稂莠是芟。寇盗斯戢,善良斯安。吾民膏血,为汝衣食。可不念此,为民除慝。国用方窘,于汝常给。可不念此,竭诚报国。无或徇私,贪求肆虐。无或荒嬉,酣饮蒱博。强汝志气,精汝武艺。习汝行陈,昭汝果毅。我闻在昔,元勋茂烈。发迹弧矢,登坛授钺。反观此身,均一丈夫。彼既能然,我岂不如。黾勉从事,不辞险阻。风餐露宿,含辛茹苦。汝身则劳,民获安堵。肝胆忠义,神其福汝。我作营房,亦既劳止。用集尔众,缓急有备。营房之居,义均弟兄。务在和睦,毋或纷争。营房之居,法如军旅。什伍相长,其传自古。以大总小,先正其身。以小承大,期于率循。我筑斯亭,名曰劝功。尔有勤劳,是奖是崇。尔或有罪,吾不汝贷。鞭扑斥逐,其耻为大。凡尔有众,各敬尔德。习此歌诗,持循罔失。
https://shici.929r.com/shici/rY7r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