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蓬蒿入,层台面绿波。
客携桑落酒,人倚柘枝歌。
夕露更衣堕,晨星襆被过。
五湖花照眼,蚤晚著渔蓑。
一径蓬蒿入,层台面绿波。
客携桑落酒,人倚柘枝歌。
夕露更衣堕,晨星襆被过。
五湖花照眼,蚤晚著渔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一径蓬蒿入,层台面绿波”,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条长满蓬蒿的小径,引人步入一片绿意盎然的世界。这里的“绿波”不仅指水面的波光粼粼,也暗喻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为整首诗营造了清新自然的氛围。
接着,“客携桑落酒,人倚柘枝歌”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园中聚会的场景。客人手捧桑落酒,畅饮欢谈;人们则倚靠在柘枝旁,轻声哼唱。这一幕既展现了乡间生活的淳朴与和谐,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与融合。
“夕露更衣堕,晨星襆被过”则描绘了园中夜晚与清晨的宁静与美好。夜晚,露水轻轻滴落在衣物上,清晨,星光点点,人们整理着被褥,准备迎接新的一天。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节奏,同时也暗示了园中生活的闲适与恬静。
最后,“五湖花照眼,蚤晚著渔蓑”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五湖之畔,繁花似锦,令人目不暇接;早晚时分,诗人或许会换上渔蓑,投身于湖海之间,享受捕鱼的乐趣。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园中生活的美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情。
春欲来时,看雪里、新梅品流珍绝。
气韵楚江,颜色中央,数朵巧镕香蜡。
嫩苞珠泪圆金烛,娇腮润、蜂房微缺。
画栏悄,佳人道妆,醉吟风月。
淡白轻红谩说。
算何事、东君用心偏别。
赋与异姿,添与清香,堪向苦寒时节。
但教开后金尊满,休惆怅、落时歌阕。
断肠也,繁枝为谁赠折。
金勒狨鞍,西城嫩寒春晓。
路渐入、垂杨芳草。
过平堤,穿绿迳,几声啼鸟。
是处里,谁家杏花临水,依约靓妆窥照。
极目高原,东风露桃烟岛。
望十里、红围绿遥。
更相将、乘酒兴,幽情多少。
待向晚、从头记将归去,说与凤楼人道。
帝里春归,早先妆点,皇家池馆园林。
雏莺未迁,燕子乍归,时节戏弄晴阴。
琼楼珠阁,恰正在、柳曲花心。
翠袖艳、衣凭阑干,惯闻弦管新音。
此际相携宴赏,纵行乐随处,芳树遥岑。
桃腮杏脸,嫩英万叶,千枝绿浅红深。
轻风终日,泛暗香、长满衣襟。
洞户醉,归访笙歌,晚来云海沉沈沈。
多情春意忆时节。
北圃人来,传道江梅,依稀芳姿,数枝新发。
夸嫩脸著胭脂,腻滑凝香雪。
问伊还记年时,正好相看,因甚轻别。
情切。
往事散浮云,旧恨成华发。
算知空对,绮槛雕栏,孜孜望人攀折。
愁未见苦思量,待见重端叠。
愿与永仿高堂,云雨芳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