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全文
唐 / 赵冬曦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良臣乃国宝,麾守去承明。

外户人无闭,浮江兽已行。

随来晋盗逸,民化蜀风清。

郛郭从彝典,州闾荷德声。

小人投天涯,流落巴丘城。

所赖中和作,优游凿与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péizhāngyàngōngxíngjùnzhú
táng / zhàodōng

liángchénnǎiguóbǎohuīshǒuchéngmíng
wàirénjiāngshòuxíng

suíláijìndàomínhuàshǔfēngqīng
guōcóngdiǎnzhōushēng

xiǎoréntóutiānliúluòqiūchéng
suǒlàizhōngzuòyōuyóuzáogēng

注释
良臣:贤良之臣。
承明:朝廷。
外户:门户。
浮江:江面平静。
晋盗:晋地的盗贼。
民化:民众风俗变化。
郛郭:城市。
彝典:古老的礼仪典制。
州闾:州县乡里。
荷德:颂扬恩德。
小人:被贬之人。
巴丘城:地名。
中和:中庸之道。
凿与耕:凿石耕田。
翻译
贤良之臣如同国家瑰宝,守护着朝廷离开承明殿。
门户无需关闭,江面平静如兽已游走。
跟随而来的是晋地的盗贼逃逸,民众风俗变得清淳。
城市遵循古老的礼仪典制,州县乡里都颂扬他的恩德。
小人被贬至远方,我在巴丘城飘零。
依赖中庸之道,人们过着悠闲的凿石耕田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政治景象与社会状态。开篇“良臣乃国宝,麾守去承明”表达了对贤能之臣的赞誉,他们如同国家的宝贵财富,能够继承光明的政令。“外户人无闭,浮江兽已行”则形象地描述了一种门庭若市、国泰民安的景况,外面的门不需要关闭,因为没有外患和威胁,连水中的野兽都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随来晋盗逸,民化蜀风清”一句中,“晋盗”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事件,此处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不法之徒也渐渐消失了。同时,蜀地(今四川地区)的风俗变得更加文明纯净,这反映了一种文化的传播与民众道德水平的提升。

“郛郭从彝典,州闾荷德声”表达了对地方行政治理的一种美好愿景。郛郭可能是指某个地方名称,而“从彝典”则意味着遵循古代圣人的法则进行管理;“州闾荷德声”则形容州城的门户之上飘扬着道德的香气,显示出一种清廉和谐的政治氛围。

接下来的“小人投天涯,流落巴丘城”可能是在描绘那些不合时宜的小人物如何远离主流社会,最终流落到偏远的地方,如同古代蜀地的巴丘城。

最后,“所赖中和作,优游凿与耕”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和、外在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农业生产(凿与耕)的重视。这也暗示了一种政治上的中庸之道,即通过和谐的治理实现国家的繁荣。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在描绘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文化昌盛的美好愿景,反映了古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向往。

作者介绍

赵冬曦
朝代:唐

赵冬曦,(677-750)[唐]定州鼓城(今河北晋县)人。进士。开元初,累迁中书舍人内供奉,国子祭酒。工正书,景云二年(七一一)褚庆文所撰唐胜业寺双弥勒像碑,为其所书。《唐书本传、金石录》。
猜你喜欢

二十九日早步

行行行过水东头,路窄因而缓慢游。

草木华滋翻宿雨,山凉尤觉是新秋。

(0)

偶兴·其二

胶胶扰扰复悠悠,多少迷情不掉头。

利者笑名名笑利,日前身后欲何谋。

(0)

感兴十首·其六

肝胆轮囷本致君,衡山一片尚愁云。

可备恤典埋归骨,好爵翻令及后昆。

(0)

雪后·其三

农卜丰登士苦题,无闻近见定还迷。

子猷一棹归何处,拍手山公醉似泥。

(0)

元日寅正二刻太阳交食守局·其二

终朝寒惨气昏昏,云翳风霾隐若存。

天运有常交有数,阳光初不碍高奔。

(0)

黄壶隐挽诗

国朝人物盛江西,欧晏曾王世所知。

剩喜年来说壶隐,还看身后纪丰碑。

路遥莫致生刍奠,心折聊成薤露词。

高蹈如斯天必假,彬彬子舍见孙枝。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