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怪怪复奇奇,一字何曾乐得饥。
太白枉承金殿召,浩然空负玉堂知。
平生怪怪复奇奇,一字何曾乐得饥。
太白枉承金殿召,浩然空负玉堂知。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刘鉴所作,名为《见率斋王廉使(其七)》。诗中流露出的,是诗人对待遇不公和内心困顿的感慨。
"平生怪怪复奇奇,一字何曾乐得饥。"
这里的“怪”字,表达了诗人对于常规与世俗认知的反叛情怀。他自诩为“怪”,而这种个性在他的一生中屡次显现,是他的标签。而“一字”指的是文学上的追求或成就,"何曾乐得饥"则意味着诗人虽有才华,但这并未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满足或享受,反而经常处于精神上的饥饿状态。
"太白枉承金殿召,浩然空负玉堂知。"
这里提到的“太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他曾被唐玄宗征召到金殿供职,但最终未能留住。"浩然"则是北宋文学家、哲学家周敦颐的号,表达了他内心的坦荡与宽广。"空负玉堂知"则可能暗指诗人虽然有才华或抱负,却无法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只能是一种空虚的自我认知。
整首诗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于才能与机遇匹配的深切渴望。同时,这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不公和个人才华未被充分利用的无奈情绪。
昕夕画水兼画山,淋漓元气在笔端。
此图神妙信杰作,谁欤抗手惟荆关。
连云欲接富春岭,鼓棹直溯桐君滩。
晚饭雕胡然楚竹,路转山腰见茅屋。
日冠山衣尔何人,想见土风尚纯朴。
自笑频年车历鹿,子舍栖迟就微禄。
吾家旧在湖山澳,别来几度春山绿。
曷不言归种杞菊,晴窗展画三摩挲,移情如奏成连曲。
懵腾斗室摇长风,壁间锦鳞思成龙。
扬波鼓鬣河当中,头角未具鳞甲雄。
龙门万仞摩苍穹,纵生八翼层云封。
欲跳不跳喧丰隆,我见为之心忡忡,鳞兮鳞兮开鸿濛,超然一跃如飞虹。
雷火烧尾五云从,万里青霄路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