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游鹿头山》
《次韵游鹿头山》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吐词秀似出盆丝,好古幽情八咏思。

论字来寻鲁公碣,因诗曾访少陵祠。

留题楚俗争传去,懒赋山灵必有词。

定价文章比珠玉,此篇不独慰吾私。

(0)
鉴赏

这首诗《次韵游鹿头山》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游览鹿头山时的心境与感悟。

首句“吐词秀似出盆丝”,以“出盆丝”比喻诗人的言辞如丝般细腻、秀丽,展现出诗人语言的雅致与才华。接着,“好古幽情八咏思”则透露出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思,将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巧妙融合。

“论字来寻鲁公碣,因诗曾访少陵祠”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学大家的崇敬之情。他不仅在文字中寻找着鲁公(指颜真卿)的碑文,还亲自探访过杜甫(少陵)的祠庙,表达了对这些伟大诗人的景仰与学习之心。

“留题楚俗争传去,懒赋山灵必有词”则展现了诗人对地方风土人情的观察与感受。他提到自己的题字在楚地流传,而自己却因懒散而不愿轻易赋诗,但山灵(自然之灵)必定会留下自己的诗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谦逊。

最后,“定价文章比珠玉,此篇不独慰吾私”一句,将诗文的价值比作珍贵的珠宝,强调了诗作本身的价值,并且指出这篇诗作不仅能够满足个人的情感需求,也具有更广泛的意义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游览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自我情感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章二首·其二

顾予生最后,相去又临川。

欠识先生面,幸亲令子贤。

典型端有自,衣钵岂无传。

德似君家好,清修一节坚。

(0)

和宦叔送往临川

征衣何惜染尘埃,款段搜诗亦快哉。

百里亭长与亭短,一天云合复云开。

倾茅柴酒和馀粕,弹接䍦巾去薄塺。

不是剡溪清兴尽,声声杜宇劝归来。

(0)

句·其四

蜀道盘纡去不迷,故园犹在武阳西。

(0)

银青制劄帖赞

先王笔法源于苏,奕然世体繇庭趋。

奁中手泽他岂无,义与事比当特书。

巨编剪取删繁芜,盛心端可传遗孤。

百年小楷照乘珠,为问汗青谁董狐。

(0)

真宗皇帝南牙谢访状赞

自虎闱之教废,分绝堂陛。

伟圣皇之订礼,得古意于胄齿。

南牙既启,有煜朱邸。锵锵佩履,谒刺填委。

不爱尺纸,锡以云体。天光之下,彼蔼然主器。

不居其贵,此其所以诒天禧之谋,垂治平之制。

臣赞而藏,昭示物轨,以续洪氏之秘。

尚宝勿替,式示万世。

(0)

范参政书怀诗帖赞

当平世而概想斋坛之国士,因送客而遂及阳关之旧知。

盖拊髀之思,在上弗替。

故淳熙之士夫,亦不敢一日而忘可将之奇。

斯帖之传,固未易例以近世之诗也。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