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词秀似出盆丝,好古幽情八咏思。
论字来寻鲁公碣,因诗曾访少陵祠。
留题楚俗争传去,懒赋山灵必有词。
定价文章比珠玉,此篇不独慰吾私。
吐词秀似出盆丝,好古幽情八咏思。
论字来寻鲁公碣,因诗曾访少陵祠。
留题楚俗争传去,懒赋山灵必有词。
定价文章比珠玉,此篇不独慰吾私。
这首诗《次韵游鹿头山》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游览鹿头山时的心境与感悟。
首句“吐词秀似出盆丝”,以“出盆丝”比喻诗人的言辞如丝般细腻、秀丽,展现出诗人语言的雅致与才华。接着,“好古幽情八咏思”则透露出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思,将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巧妙融合。
“论字来寻鲁公碣,因诗曾访少陵祠”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学大家的崇敬之情。他不仅在文字中寻找着鲁公(指颜真卿)的碑文,还亲自探访过杜甫(少陵)的祠庙,表达了对这些伟大诗人的景仰与学习之心。
“留题楚俗争传去,懒赋山灵必有词”则展现了诗人对地方风土人情的观察与感受。他提到自己的题字在楚地流传,而自己却因懒散而不愿轻易赋诗,但山灵(自然之灵)必定会留下自己的诗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谦逊。
最后,“定价文章比珠玉,此篇不独慰吾私”一句,将诗文的价值比作珍贵的珠宝,强调了诗作本身的价值,并且指出这篇诗作不仅能够满足个人的情感需求,也具有更广泛的意义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游览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自我情感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自虎闱之教废,分绝堂陛。
伟圣皇之订礼,得古意于胄齿。
南牙既启,有煜朱邸。锵锵佩履,谒刺填委。
不爱尺纸,锡以云体。天光之下,彼蔼然主器。
不居其贵,此其所以诒天禧之谋,垂治平之制。
臣赞而藏,昭示物轨,以续洪氏之秘。
尚宝勿替,式示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