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召无诺;嫂溺不援。
- 鉴赏
这句诗出自《四书对》,是清代学者缪艮所作。它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儒家伦理中的两个重要原则。
"父召无诺",这句话源自《论语·里仁》篇,孔子教导弟子们要孝顺父母,当父亲召唤时,不应立即答应,而是要先思考是否合乎礼义,再决定是否前往。这里强调的是在行动前应审慎考虑,遵循礼仪和道德规范。
"嫂溺不援",这则故事出自《孟子·离娄上》。孟子通过这个例子来说明,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应当优先救助处于危险中的人。这里的“嫂”并非直系亲属,但作为家庭成员,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她。这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于社会责任和人道主义的重视。
这两句话共同体现了儒家伦理中的孝悌之道与社会关怀,强调了在履行个人义务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对他人的责任和帮助。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平衡个人与他人的利益,是儒家伦理学探讨的重要议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鹡鸰颂
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
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
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
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
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馀兮。
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
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
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
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
寄内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