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雄示入灭,尊者俱授记。
现彼声闻身,护此浊恶地。
他方自感通,此地真灵秘。
一路指桥西,谁明导师意。
觉雄示入灭,尊者俱授记。
现彼声闻身,护此浊恶地。
他方自感通,此地真灵秘。
一路指桥西,谁明导师意。
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自然景观中领悟佛法,并传承给他人的情境。"觉雄示入灭,尊者俱授记"表明某位高僧示现涅槃之相,而其他尊者的智慧也一同赋予了记录或理解。接下来的"现彼声闻身,护此浊恶地"则是说佛陀的教诲如今仍然存在于这个不洁净、充满烦恼的世界中,并保护着这片土地。
随后"他方自感通,此地真灵秘"指的是在其他地方,人们可能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某种道理,但是在这里,这份理解是深奥且神秘的。最后两句"一路指桥西,谁明导师意"则是在询问,在这条通向西边的桥上,有谁能够明白那位老师或导师的意思。
整首诗流露出对佛法传承和自然景观中领悟智慧的深刻体验。诗人通过描绘僧人的境界,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敬仰之情。
谁作艳歌曲,律清语不尘。
杂之古乐府,意态甚迫真。
谓余欠妩媚,宜为众女嗔。
方怜长门闭,渐喜汤沐新。
此曲岂不俊,所儗非吾伦。
生为奇男子,先辨许国身。
有手要折槛,不炙许史门。
有头要叩墀,不拜五侯尘。
昵昵儿女语,煦煦妇人仁。
夕泣缘失宠,朝欣为承恩。
此非奴事张,定是妾效秦。
是为赤有臭,何止黄不纯。
因君词婉美,感我意酸辛。
正恐漆园女,嗤点我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