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依东海,孤城隔戍烟。
花疏寒食后,人远暮帆前。
深巷编蒲履,斜岗种木绵。
毋烦厌荒寂,微禄有畬田。
薄宦依东海,孤城隔戍烟。
花疏寒食后,人远暮帆前。
深巷编蒲履,斜岗种木绵。
毋烦厌荒寂,微禄有畬田。
这首明代杨基的《送王仲容之上海》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王仲容时的情景。首句“薄宦依东海”,表达了诗人自己官职卑微却身处东海边的境况,暗含对友人的羡慕和自己的感慨。次句“孤城隔戍烟”,以孤城和戍烟的景象渲染出离别的氛围,暗示友人将要前往繁华的上海,而自己则留在偏远之地。
第三句“花疏寒食后”,点明时令为寒食节后,春花虽稀疏,但仍有生机,寓言友人此行虽路途遥远,但未来充满希望。第四句“人远暮帆前”进一步描绘了友人渐行渐远的场景,傍晚的帆影显得孤独而坚定。
第五、六句“深巷编蒲履,斜岗种木绵”,通过写友人在异乡生活的细节,如编织蒲草鞋和种植木棉,展现出友人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坚韧的精神风貌。最后两句“毋烦厌荒寂,微禄有畬田”,劝慰友人不必因环境荒僻而心生厌倦,因为即使微薄的俸禄也能让他拥有耕作的田地,寓意生活虽然简朴,但自给自足,内心安定。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友人未来的期许,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送别诗常见的离愁与对友人的祝福交织的情感。
姑恶姑不恶,人言姑恶人岂知,为姑作妇百不辞。
妇在姑尚可,妇死姑方悲。
恐伤姑意不敢违,化作异物鸣无时。
姑不恶,姑不恶,怨姑还当被姑责。
但愿生身复作妇,死别不如生见乐。
水星之精天上游,春风岁岁苍龙头。
偶然根叶著下土,散作人间百花树。
莫疑君家此花无种生,定是天上苍龙精。
白玉之趺青玉簇,开花既奇成又速。
三年方骇大如林,五年已见高踰屋。
我来吟作书林花,烟尘万捲重抽芽。
君家原有孝义种,自来青州丞相家。
为君出芝草,芝草那能千日好。
为君结琥珀,琥珀恐为贪者获。
不如此花混在春花丛,岁岁与君同春风。
春风同赏复同吟,愿与主人同好心。
更令此花分作千百本,处处种成君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