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笛》
《闻笛》全文
元 / 梁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风入梧桐山月明,卧听邻笛转凄清。

未传黄鹤楼中曲,却得羌儿塞上声。

(0)
鉴赏

这首诗《闻笛》由元末明初诗人梁寅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听到笛声时的内心感受与联想。

首句“风入梧桐山月明”,以自然景象开篇,风穿过梧桐树,山间月色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氛围。梧桐与月色相映成趣,为后续情感的铺垫奠定了基调。

次句“卧听邻笛转凄清”,诗人直接点题,描述自己在静卧之时,倾听邻近传来的一阵笛声,这笛声显得格外凄凉和清冷。通过“卧听”这一动作,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笛声的专注与沉浸,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某种孤独或忧郁情绪。

后两句“未传黄鹤楼中曲,却得羌儿塞上声”,进一步深化了笛声的意象。诗人并未听到黄鹤楼中通常演奏的雅致乐曲,而是意外地听到了来自边塞的羌族笛声。这种对比,既展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对边塞生活的向往与感慨。羌儿的笛声,或许带着一丝苍凉与豪迈,与诗人此刻的心境产生了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笛声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巧妙转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在元末明初的历史背景下,这样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时代变迁、个人命运以及文化交融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梁寅

梁寅
朝代:元   字:孟敬   籍贯: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   生辰:1303——1389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猜你喜欢

乱后

故居烧后拾残编,留得陶诗一两篇。

彭泽岂堪犹作令,义熙何忍再书年?

(0)

野人篱落通潜口,贾客帆樯出汉阳。

(0)

隐趣园八咏·其六晚香径

彭泽归来后,东篱菊正黄。

秋光无限兴,晚节有馀香。

(0)

悼吴氏

春楼珠箔捲东风,几度偷弹泪粉红。

艳质岂期黄壤隔,香魂应逐綵云空。

解将遗事留身后,尽忘前言在耳中。

杏蕊梅花俱一梦,悠悠深恨锁幽宫。

(0)

思亲诗

一自先君逝,行将四十春。

音容寻旧梦,感慨试详陈。

已叹生缘浅,还思故国屯。

吴江悲血战,粤峤困车辚。

共叱艰危甚,尤惊赋敛频。

朔风吹广野,赤日照流尘。

既洒呼天泪,方为辟地民。

抚时非往昔,感愤竟湮沦。

翕霍传梅外,仓皇问水滨。

诸孤随弱母,大恸向秋旻。

越岁宁戈甲,归乡办穸窀。

酹觞号雪夜,扶柩履霜晨。

家绪中微甚,人间事一新。

孩提惭不肖,操守赖慈亲。

络纬灯前教,襜褕膝下驯。

田庐勤保任,门户几忧辛。

文献由先德,扶持荷化钧。

萱华明晚景,荆树际芳辰。

眉寿斟琼蚁,春晖奉绣茵。

虽非登执要,自不厌清贫。

努力尊天爵,勤心报大伦。

归全期不忝,化俗冀还淳。

信墨存家乘,传芳待后人。

年年思雨露,岁岁省松筠。

至念通天地,长歌感鬼神。

珍藏归韫匮,大孝慕终身。

(0)

题赵文敏画谢幼舆丘壑图

一丘一壑绝尘坌,坐看前山出白云。

可使玉堂挥翰手,却疑大小李将军。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