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峰真拔地,一镂正当门。
天近无栖鸟,藤枯有挂猿。
白云浮暮霭,紫气隐朝暾。
铁屋何年构,风雷万古存。
奇峰真拔地,一镂正当门。
天近无栖鸟,藤枯有挂猿。
白云浮暮霭,紫气隐朝暾。
铁屋何年构,风雷万古存。
这首诗描绘了香炉峰的壮丽景色与自然之美的独特韵味。首先,“奇峰真拔地,一镂正当门”两句,以“拔地”形容山峰之高耸入云,而“一镂正当门”则巧妙地将山峰与门户相连,仿佛这山峰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门户,引人入胜。
接着,“天近无栖鸟,藤枯有挂猿”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天空似乎触手可及,却连一只鸟儿也没有停留,只有藤蔓枯萎之处,挂着一只孤独的猿猴,这一对比,更显出山林的幽静与生命的顽强。
“白云浮暮霭,紫气隐朝暾”则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景象的变换。傍晚时分,白云在雾气中飘浮,而清晨,紫气则隐匿于初升的太阳之中,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化无穷。
最后,“铁屋何年构,风雷万古存”将视角转向了时间的长河。铁屋的存在,无论是何时建造,都已经见证了无数的风雷变迁,象征着自然与时间的力量,以及它们对人类建筑的永恒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香炉峰的雄伟与自然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生命与自然之间深刻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