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事事觉从容,始信山林可养慵。
悔杀昔年成底事,红尘鞭马听朝钟。
闲来事事觉从容,始信山林可养慵。
悔杀昔年成底事,红尘鞭马听朝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反思。首句“闲来事事觉从容”,透露出诗人享受闲适生活的自在心境,事事都显得不急不躁,从容不迫。接着,“始信山林可养慵”,表明诗人开始相信,远离尘嚣的山林生活能够让人摆脱世俗的束缚,获得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后两句“悔杀昔年成底事,红尘鞭马听朝钟”,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追求功名利禄生活的后悔,他意识到在那充满喧嚣与忙碌的红尘中,自己如同被鞭策的马儿,被迫听从时间的钟声,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内心的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城市生活与山林生活的不同体验,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追求功利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物质追求之间平衡的思考。
猩屏画了。掩绯帔两重,薰风开早。
比似洛花,叠叠楼台,仙云绕。一层更上香光饱。
引彩蝶、房房都到。绛桃百叶,芳兰并蒂,未如卿好。
娇巧。石家姊妹,向燕市另起,金台小稿。
六幅锦裙,百琲明珠,盈怀抱。窗扉十扇开朱鸟。
替七尺、珊瑚写照。凭将绛蜡融珠,凤衔到晓。
绣衾坐拥,看小窗弄明,镫炷初灭。
朝露未全晞,任步径苔滑。
蟏蛸悬丝檐瓦际,顿萦惹、旧日思千结。
半生漂荡,更堪四瞩,故人车辙。中肠自知冷热。
叹隔岁经年,离绪偏切。空恁恶怜伊,只相望悽咽。
从前密语犹记著,仗莺儿、燕子丁宁说。
不留春住,红英乱落,恰似啼血。
江干闲步,蕙汀远,芦滩白。
寄泊渔舟,向晚自看风色。
归鸿阵散,历乱惊飞下,认短碛。
望里关河,念三载羁客。阆宫蓬苑,借青鸟,传音息。
蜃市冯虚,残景半消金碧。
流商变徵,吹破无穷恨,甚处笛。
太息桓伊,未似当时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