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会堂和杨晋庵先生勉学诗七首·其三》
《会堂和杨晋庵先生勉学诗七首·其三》全文
明 / 曹于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同此天真同此明,宛如一镜罗群生。

烦君提我迷途里,沂水河边好共行。

(0)
鉴赏

这首诗以“会堂和杨晋庵先生勉学诗七首(其三)”为题,由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天真”与“明”比作一面镜子,映照出世间众生的面貌,寓意深刻。诗人通过这面“镜”,表达了对杨晋庵先生勉励学习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希望在学习之路上能够携手同行,共同探索知识的海洋。

“同此天真同此明,宛如一镜罗群生。”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人内心的纯真与智慧,展现出一种平等而包容的精神境界。这里的“天真”不仅指儿童的纯真无邪,更蕴含着对世界本真的追求和理解,“明”则象征着智慧与洞察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对生活的深刻认识。

“烦君提我迷途里,沂水河边好共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杨晋庵先生的敬仰与感激之情。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可能迷失方向,而先生如同灯塔,指引着前进的道路。诗人希望能够与先生一同漫步在沂水河边,共同探讨学问,分享智慧,共同成长。这里不仅体现了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知识探索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真”与“明”的比喻,以及与友人共同学习、探索的愿景,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的热爱、对于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追求。

作者介绍

曹于汴
朝代:明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猜你喜欢

圣驾临拥恭纪

十里宫墙辇路遥,欣逢释奠圣明朝。

风师夜扫阴霾尽,日色朝临瑞雪销。

六馆天香飘杏藻,环桥仙乐听箫韶。

清时朴棫恩原渥,茎露还看赐九霄。

(0)

北郊扈驾恭纪

禁御钟残彩仗移,北扉信宿候晨曦。

飞龙俨在三清路,舞鹤初来万岁枝。

郊社并依周典礼,车书重见汉官仪。

鸣珂更集祈年馆,朝罢天颜喜共知。

(0)

寿潘子朋八十·其二

抽却朝簪狎钓竿,诙谐人作岁星看。

天教日月私鸿宝,地僻烟霞老鹖冠。

有病未除诗是癖,无营能累酒为欢。

罗浮东去朱明近,白日期君生羽翰。

(0)

閒居二首·其一

野老山癯近作邻,为围聊自辟荆榛。

疏林乱竹有谁主,白石清泉未是贫。

梦里清华都断绝,病来朋旧几交亲。

草玄自得閒居乐,不用书门怪世人。

(0)

送别区启图归粤

共逐春风赋远游,怜君归思忽沧洲。

黄花驿路迎行色,白雁江声送去舟。

不那客中还别客,转令秋尽更悲秋。

承家天禄缣缃在,矫道藜光待校雠。

(0)

寄讯同年杨士载太史·其二

力疾怜予漫乞归,羡君昼锦有光辉。

扳舆潘岳初游御,鸡骨王戎病已违。

云静罗浮丹灶冷,春深泉洞茗芽肥。

青山旧迹原相望,何日剡溪掉雪飞。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