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霜风猎猎声,拥炉坐对一灯明。
閒思浮世古今事,倦听荒城长短更。
满榻诗书终有味,半生名利竟无成。
从人笑我衣冠别,虽不趋时却自清。
门外霜风猎猎声,拥炉坐对一灯明。
閒思浮世古今事,倦听荒城长短更。
满榻诗书终有味,半生名利竟无成。
从人笑我衣冠别,虽不趋时却自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深夜独处时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门外霜风猎猎声"表达了秋冬之际,寒风凛冽的声音,为诗人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拥炉坐对一灯明"则是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与微弱的灯光为伴,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独处时刻的心境。
"閒思浮世古今事"透露出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世事的沉思和感慨,他通过历史的长河来思考人生和社会。"倦听荒城长短更"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外界喧嚣的厌倦,更愿意聆听那荒废古城中悠远的钟声,这种声音似乎与他的心境更加契合。
"满榻诗书终有味"说明诗人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即便是在安静的夜晚,他也能从书籍中获得无尽的乐趣。"半生名利竟无成"则表达了诗人的另一层心境,对于功名利禄并没有太多的追求,尽管他已经度过了一段不短的人生旅程。
最后两句"从人笑我衣冠别,虽不趋时却自清"中,“衣冠”指的是士大夫的服饰和头冠,这里的“别”,意味着诗人的打扮与众不同。诗人并不在乎他人的嘲笑,因为他有自己的生活准则和内心世界,即使不随波逐流,他也感到心境清明。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氛围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展示了一个既有世事感慨又自守清高的士人形象。
重上高楼,客载酒干林、又散晴霭。
殿角风铃,药阑残叶,昔日同游仍在。
年华顿换,金铺半映斜阳外。
徙倚处,肠断、西风心事偏无赖。
萸囊并佩、篱菊斜簪,旧岁秋光、恨难再。
叹如今、凄凉宝瑟,腰围频减沈郎带。
极目远山横浅黛。
倦凭飞槛,那堪对此茫茫,百端交集,一天疏籁。
白团似月复如霜。点缀倩红妆。
芳心一寸经营遍,平写出、半面秋光。
毫涴唇脂,墨沾衫绣,展向小晴窗。
草花历乱暗飞香。绮翼太猖狂。
肯教弃掷西风后,任出入、怀袖何妨。
蝶粉存无,蜂黄退否,此际耐思量。
碧草孤村,青萝三径,轻阴早散楼台。
金谷繁华,而今半委蒿莱。名花侍御曾栽。
叹芳菲零落,雏莺空转,当年燕子,依旧飞来。
躬耕别业,送酒旗亭,变迁转眼,屏幄重开。
冶游挟弹,金鞭宝马频催。
客醉东园,风回翠袖,香入春醅。几徘徊。
人去松影乱,鸦满城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