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吕纪常奉使契丹》
《和吕纪常奉使契丹》全文
宋 / 毕仲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雪压胡沙老上庭,春华虽减使华增。

且看意气并人物,未说文章与吏能。

靴淀早行围晓月,滹沱还渡坼春冰。

红牙新下都司诰,异日应须五色绫。

(0)
鉴赏

这首诗《和吕纪常奉使契丹》由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使者出使契丹时的壮丽景象与个人情感。

首联“雪压胡沙老上庭,春华虽减使华增”以雪压胡沙的严酷环境起笔,暗示出使的艰难,但同时也表达了使者的尊严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春华虽减,却使华增,寓意着在逆境中展现出的更加耀眼的光芒。

颔联“且看意气并人物,未说文章与吏能”则进一步强调了使者不仅要有外在的威仪,更要有内在的才华与能力。这里的“意气并人物”指的是气质与人格魅力,“文章与吏能”则是指文学才华与行政能力,体现了对使者综合素质的高度评价。

颈联“靴淀早行围晓月,滹沱还渡坼春冰”描绘了使者清晨出发,踏着月光前行,夜晚归来时渡过结冰的河流的情景。靴淀与滹沱是地名,这里通过具体的地点和时间,展现了使者出使过程中的艰辛与勇敢。

尾联“红牙新下都司诰,异日应须五色绫”则预示了使者完成使命后将获得朝廷的嘉奖,红牙代表朝廷的诏书或诰命,五色绫则是古代的一种高级丝织品,象征着高官厚禄和荣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使者出使过程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国家使命的忠诚与献身。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使者个人才能与品德的高度赞扬。

作者介绍

毕仲游
朝代:宋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猜你喜欢

郢城新亭

每到新亭即厌归,野香经雨长松围。

四檐山色消繁暑,一局棋声下翠微。

冰片角巾簪涧月,锦文拳石砌苔矶。

近来学得笼中鹘,回避流莺笑不飞。

(0)

和徐梦发题超览亭

几年江海客,复此预筵宾。

地胜山川别,天晴草树新。

高歌千佛骇,一笑万家春。

珍重梁间扁,时时为扫尘。

(0)

席上分韵送天觉使河东以登山临水送将归为韵分得临字

唐尧茹藜藿,民俗犹忧深。

晋国壮山川,羌虏皆外禽。

宸心敬折狱,使节慎所临。

夫君台阁旧,空老翰墨林。

松柏饱岁寒,雕鹗候秋阴。

揽辔上太行,北风爽烦襟。

当令桑枣地,愁叹为讴吟。

二江带双流,三峨耸危岑。

何时早归耕,杖屦日相寻。

(0)

不寐

春宵似暖非暖,晓梦欲成未成。

风竹时惊雀噪,月窗谁伴梅横。

(0)

骤寒吟

九月奇寒前未闻,巷南巷北无行人。

冥凌尽用大冬手,肯为岁华留小春。

阴风吹雨作冰屑,驼裘如铁绵裘折。

可怜篱下木芙蓉,不独宜霜更宜雪。

(0)

题张希贤纸本花四首·其一牡丹

洛花肉红姿,蜀笔丹砂染。

生绡多俗格,纸本有真艳。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