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名山自有神,冥冥中好指迷津。
应怜佛脚都来抱,尽是惊弓失路人。
见说名山自有神,冥冥中好指迷津。
应怜佛脚都来抱,尽是惊弓失路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名山时的感悟与思考。首句“见说名山自有神,冥冥中好指迷津”,以“名山自有神”开篇,赋予山岳以神秘力量,暗示山中可能蕴含着指引迷途的智慧或力量。“冥冥中好指迷津”则表达了在深邃的自然之中,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引导着迷失方向的人们。
接下来的“应怜佛脚都来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佛脚(此处可能象征着某种指引或救赎的力量)拟人化,表达了一种关怀与接纳的态度,仿佛山中的佛脚愿意拥抱每一个寻求帮助的灵魂,给予他们安慰和指引。
最后一句“尽是惊弓失路人”,以“惊弓”比喻那些因遭遇挫折或困境而感到恐惧、迷茫的人,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寻找出路时的无助状态。此句强调了山中佛脚(或象征性力量)的重要性,它能够帮助这些失路之人找到正确的方向,摆脱内心的恐惧和困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心灵指引的渴望,展现了人在面对困难和迷茫时,寻求内心平静与方向的决心和希望。
万里不自照,清光随雨休。
可堪幽魄死,还似去年秋。
有笛悲遥夜,无人在远楼。
共谁高枕卧,相与梦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