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弦疏越纸窗明,时有松风绕户生。
林谷萧条孤月满,海天空阔片云轻。
心閒自悟无弦趣,坐久疑闻太古声。
几度夜深诗梦醒,猿啼鹤唳共凄清。
朱弦疏越纸窗明,时有松风绕户生。
林谷萧条孤月满,海天空阔片云轻。
心閒自悟无弦趣,坐久疑闻太古声。
几度夜深诗梦醒,猿啼鹤唳共凄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琴室中,感受到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朱弦疏越纸窗明”以“朱弦”象征琴音,通过“疏越”和“纸窗明”营造出一种淡雅而明亮的氛围,暗示琴声悠扬,透过窗户洒入室内。接着,“时有松风绕户生”一句,将室外的自然景象引入室内,松风仿佛在屋外轻轻环绕,增添了一种生动的自然气息。
“林谷萧条孤月满,海天空阔片云轻”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观:山谷空旷,孤月高悬,海天一色,轻云飘浮。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心閒自悟无弦趣,坐久疑闻太古声”则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在长时间的静坐中,他似乎领悟到了音乐背后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了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古老声音,这不仅是对音乐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最后,“几度夜深诗梦醒,猿啼鹤唳共凄清”以夜深人静时分,猿猴的啼叫和仙鹤的鸣声,共同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切情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欲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
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
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