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歇郊原马去迟,荒林斜日道傍碑。
石人对笑此何世,山鸟如歌又一时。
侠骨夜残青草月,游魂春老白杨枝。
他年此日逢寒食,麦饭香风知为谁。
雨歇郊原马去迟,荒林斜日道傍碑。
石人对笑此何世,山鸟如歌又一时。
侠骨夜残青草月,游魂春老白杨枝。
他年此日逢寒食,麦饭香风知为谁。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时节,诗人与友人在东郊游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联“雨歇郊原马去迟,荒林斜日道傍碑”,描绘了雨后初晴,郊原静谧,马行缓慢的景象,荒林中斜阳映照,路边碑石静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颔联“石人对笑此何世,山鸟如歌又一时”,运用拟人手法,石人仿佛在微笑,山鸟歌声悠扬,将自然界的静默与生机巧妙结合,引人遐想。
颈联“侠骨夜残青草月,游魂春老白杨枝”,通过“侠骨”与“游魂”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青草月色下,白杨枝头似乎也承载着岁月的痕迹。
尾联“他年此日逢寒食,麦饭香风知为谁”,展望未来,想象着在另一个寒食节,这里或许会弥漫着麦饭的香气,但不知是为了纪念谁,既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时间的流转、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缅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子家本南燕,我籍亦东鲁。
天涯两沦落,迁徙无定所。
一朝闻剥啄,三岁想眉宇。
跫然转蓬地,剩欲相就语。
风帆不贷人,索别遽如许。
子才于用多,蓄眼吾未睹。
布衣诸生耳,而乃中健武。
恢恢猎德网,取士倍于古。
韩间宁负秦,晋材仍用楚。
由余初不弃,况子自中土。
匆匆一杯酒,吾为子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