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宣和盛两班,当时都道取燕山。
三京随手残烧尽,今日谁迎二圣还。
文武宣和盛两班,当时都道取燕山。
三京随手残烧尽,今日谁迎二圣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庞谦孺所作的《闻虏人败于柘皋作口号十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述了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文治武功的盛世景象,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待。"文武宣和盛两班"暗指朝廷文臣武将的繁荣气象,"当时都道取燕山"则指的是人们期望收复燕山地区,可能是指北宋与辽或金的战争。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三京随手残烧尽"描绘了战乱后的满目疮痍,三座重要城市(这里指北宋的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几乎被战火摧毁。最后,诗人发出疑问:"今日谁迎二圣还?"表达了对失去的皇帝(二圣,指宋徽宗和钦宗)能否重归故里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破败,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以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和平的渴望。
晓发仙人山,山高风似虎。
月落东方明,雾气蒸成雨。
风卷暝色开,曈曈日初吐。
林麓喷彩霞,朝阳散平楚。
偶闻鸡犬声,人家隐桑坞。
登高望八荒,苍天如覆釜。
杜鹃红满冈,开落无人主。
贪看山林景,不觉征途苦。
茫茫尘世中,何如鸳鹭侣。
朝聚沧浪烟,夕宿蓼花渚。
得失不关心,翱翔时振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