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风不作游说兴,苏张之辈纷纵横。
区区会盟非一所,独有此台能著名。
忆昔嬴秦誇智力,虎视中原非一日。
关东诸侯多向风,况乃邯郸居咫尺。
秦赵二王同日来,会盟直欲登高台。
瑟声才罢缶声作,军声四面欢如雷。
秦本无心偿赵地,赖有相如多气义。
奈何季世取灭亡,似怪当时璧为祟。
人间俯仰成千年,台基依旧青山前。
登临怀古意无限,西风满树鸣寒蝉。
王风不作游说兴,苏张之辈纷纵横。
区区会盟非一所,独有此台能著名。
忆昔嬴秦誇智力,虎视中原非一日。
关东诸侯多向风,况乃邯郸居咫尺。
秦赵二王同日来,会盟直欲登高台。
瑟声才罢缶声作,军声四面欢如雷。
秦本无心偿赵地,赖有相如多气义。
奈何季世取灭亡,似怪当时璧为祟。
人间俯仰成千年,台基依旧青山前。
登临怀古意无限,西风满树鸣寒蝉。
这首诗《渑池会盟台》由明代诗人陈琏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渑池会盟的历史场景与深刻寓意。
首句“王风不作游说兴”,以“王风”暗喻王者之风,暗示了历史上的权力斗争与策略运用。接着,“苏张之辈纷纵横”则提到了战国时期的著名说客苏秦和张仪,他们以游说技巧在各国间施展谋略,形象地描绘了那个时代政治格局的复杂与多变。
“区区会盟非一所,独有此台能著名”两句,将视线聚焦于渑池会盟这一特定历史事件,强调了渑池会盟台作为历史见证的独特地位。通过对比,突出了会盟台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忆昔嬴秦誇智力,虎视中原非一日”两句,回顾了秦国崛起的过程,展示了其对中原地区的觊觎之心。紧接着,“关东诸侯多向风,况乃邯郸居咫尺”描述了秦国势力扩张至东方诸侯国,尤其是靠近邯郸的地理位置,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冲突与挑战。
“秦赵二王同日来,会盟直欲登高台”描绘了秦赵两国君主在渑池进行会盟的情景,预示了紧张的气氛与可能的军事行动。瑟声与缶声的交替,象征着和平与战争的交替,而“军声四面欢如雷”则描绘了会盟后军乐齐鸣的场景,尽管表面和谐,实则暗藏危机。
“秦本无心偿赵地,赖有相如多气义”提到的是蔺相如的智勇,他在渑池会上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显示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力量。然而,“奈何季世取灭亡,似怪当时璧为祟”则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反思,暗示了即使有英雄人物的努力,也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
最后,“人间俯仰成千年,台基依旧青山前”感叹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永恒,渑池会盟台虽已历经千年,但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登临怀古意无限,西风满树鸣寒蝉”则表达了诗人登台怀古时的无限感慨,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思考。
综上所述,《渑池会盟台》不仅是一首描绘历史事件的诗歌,更蕴含了对历史、人性、权力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深厚的历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