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化城寺六首·其六》
《化城寺六首·其六》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突兀开穹阁,氤氲散晓钟。

饭遗黄稻粒,花发五钗松。

金骨藏灵塔,神光照远峰。

微茫竟何是,老衲话遗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化城寺的清晨景象,充满了禅意与宁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内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突兀开穹阁,氤氲散晓钟”,开篇即以“突兀”形容化城寺阁楼的雄伟,与“穹阁”相呼应,营造出一种高耸入云的气势。接着,“氤氲散晓钟”描绘了清晨时分,寺内钟声悠扬,烟雾缭绕的景象,既渲染了氛围,也暗示了佛教的神秘与超脱。

“饭遗黄稻粒,花发五钗松”,这两句转而描写寺内的自然景致。黄稻粒象征着僧侣们简朴的生活,五钗松则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佛教精神融合在一起,传递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理念。

“金骨藏灵塔,神光照远峰”,“金骨”与“灵塔”相映成趣,不仅体现了佛教对圣物的尊崇,也暗示了佛法的永恒与不灭。“神光照远峰”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更深远之处,仿佛在说佛法的光芒普照四方,无远弗届。

最后,“微茫竟何是,老衲话遗踪”,这两句以问句的形式收尾,引人深思。在一片朦胧之中,老僧的话语如同点睛之笔,揭示了佛法的真谛所在——在看似无解的迷雾中,寻找心灵的归宿。整首诗在描绘化城寺美景的同时,也传达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宗教感悟,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南村归兴十首·其三岱岳瞻云

云生岱岳顶,秀结鲁城阴。

仰止嗟环辙,千秋万古心。

(0)

庆成宴上作和伯明侍御

郊禋又喜一番成,金殿晨开淑气迎。

风里旌旗飏日彩,云中金石应春声。

十年正德当熙运,万国倾心仰圣明。

既醉有诗还索和,并将无逸颂升平。

(0)

丁器之将赴建平诵予乙丑赠归之作且问原复动静俯仰十年不胜故旧天涯之感因用原韵作两绝句送之·其一

吴江岁晚促归船,临发题诗尚宛然。

十载长安如一梦,又携风月过桐川。

(0)

闻宗孝御史复冠带·其二

雨露冰霜总化工,逢干何必羡夔龙。

向来陈迹浮云变,看取层崖雪后松。

(0)

经始方洲田舍有忧其难成者赋此答之

无食始学稼,南村寻老农。

沙田积雨后,沮洳连云空。

方将葺栋宇,拥褐歌年丰。

沿源渡水曲,骋望出丘中。

岁晏草木尽,空江来远风。

顾影忽自笑,葛巾飏飞蓬。

平生坎壈身,何事非所躬。

已为后时计,况当吾岁穷。

情知倚市利,远胜刺绣工。

所安谅在此,违性伤我衷。

填海有精卫,移山有愚公。

决策自今始,有善吾其从。

(0)

下邳阻风简天民

漳河溯流兼溯风,汾河贵人不相容。

清河一日可千里,南风逆浪势转雄。

方舟野宿频相失,忧水忧风过三日。

篷窗晚立看风樯,过眼鸿毛天一方。

请公小忍不须闷,待渠定时吾亦进。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