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冯大宗伯四首·其二》
《哭冯大宗伯四首·其二》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十年讲幄奉宸聪,献纳先成密勿功。

著就新书惟贾傅,传来启事是山公。

南宫忽坼中台座,东海虚论大国风。

一疏酸辛遗死谏,何人不信史鱼忠。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哭冯大宗伯四首》中的第二首,以哀悼冯大宗伯的逝世为主题。诗中通过对比贾谊和山涛两位历史人物,来赞颂冯大宗伯的忠诚与贡献。

首联“十年讲幄奉宸聪,献纳先成密勿功”描绘了冯大宗伯在朝廷中长期为君主提供智慧与建议,贡献卓著的形象。这里的“讲幄”指的是帝王的讲学之所,“宸聪”则指皇帝的英明听闻,整体表达了冯大宗伯在君主身边,以其才智深受信任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情景。

颔联“著就新书惟贾傅,传来启事是山公”运用了典故,将冯大宗伯比作贾谊,赞扬他撰写新书,贡献知识与见解;同时,也提到山涛,暗示冯大宗伯在朝廷内外的声誉与影响。这里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凸显了冯大宗伯的才华与影响力。

颈联“南宫忽坼中台座,东海虚论大国风”描述了冯大宗伯去世的消息传来时,整个朝廷为之震动,如同东海之风吹拂,带来了对国家风气的深刻反思。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冯大宗伯离世对朝廷乃至国家的影响。

尾联“一疏酸辛遗死谏,何人不信史鱼忠”直接表达了对冯大宗伯忠诚谏言的敬仰之情。这里的“一疏”指的是冯大宗伯生前最后一次上奏的奏章,虽然充满了悲痛,但其忠诚与谏言的价值不容置疑。最后一句“何人不信史鱼忠”,引用了《左传》中关于“史鱼”的故事,强调了冯大宗伯的忠诚与正直,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与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冯大宗伯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以及对其逝世后影响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智慧与道德品质的推崇,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思。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病中即事·其四

啼乌引子来衣桁,野鹭衔鱼堕屋除。

百念已忘馀习在,手持叔夜养生书。

(0)

睡起·其二

奕奕柔桑霜后繁,缲丝无复茧盆翻。

愿同园客茧如瓮,忍使疲民无复裈。

(0)

次韵答九弟首夏郊园即事·其二

阿连句里欲回春,早慎论交思不群。

莫愿才堪任遗补,来参折臂大冯君。

(0)

戏书山水枕屏四段·其三

孤峰上排霄,群木尽生意。

持竿坐石矶,高怀在云际。

(0)

怡颜堂

心远由来地自偏,有琴何必问无弦。

新醪清浊动秋兴,老树扶疏可昼眠。

失学已从儿辈懒,哦诗常苦后生传。

此腰倔强应难折,尚愧颜公二万钱。

(0)

次韵东坡五更山吐月·其二

二更山吐月,寂寂山家夜。

衰翁葆鬓湿,衡移复露下。

泠泠泉可漱,冉冉云可藉。

相携尘外人,共说无生话。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