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撷翠楼》
《撷翠楼》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今岁玉泉几度来,愁霖望霁每徘徊。

山阴一曲兹初到,阿阁两层窗正开。

兴在林间诚偶尔,恐妨政务转怦哉。

重重翠色增浓润,忧乐惟人自取裁。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撷翠楼》。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思考,以及对政务与个人情感之间的权衡。

首联“今岁玉泉几度来,愁霖望霁每徘徊”,以“玉泉”象征清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雨季的期待。诗人因雨水连绵而心生愁绪,但又渴望雨后晴朗的景象,体现了他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颔联“山阴一曲兹初到,阿阁两层窗正开”,描述了诗人首次来到山阴时的场景,通过“阿阁”这一古代宫殿建筑的比喻,展现了楼阁的高大与宏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新环境的好奇与探索。

颈联“兴在林间诚偶尔,恐妨政务转怦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平衡。在自然美景中流连忘返,确实是一种难得的乐趣,但作为君主,政务的繁重不容忽视。这句诗反映了诗人既要享受生活之美,又要兼顾国家大事的复杂心情。

尾联“重重翠色增浓润,忧乐惟人自取裁”,总结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翠绿的山色在雨后的滋润下更加浓郁,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最后一句“忧乐惟人自取裁”强调了个人对生活态度的选择,无论是忧还是乐,都是由人自己决定的。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与责任的深思,展现了弘历作为一位文治武功兼备的帝王,不仅有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也有对自然之美的审美情趣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观海图

沧溟之深几千丈,万顷镜面涵空虚。

何不翻身入海底,九重渊内探骊珠。

(0)

送陈伯良之京

蚤岁从师入泮宫,盛年献策吐丹衷。

九天雨露期沾沐,万国衣冠喜会同。

用世正须谈礼乐,销兵已见乐耕农。

朋游阙下如相问,白发萧萧左耳聋。

(0)

挽丁御史子坚

仕为文章显,名因政事香。

泮芹新雨露,台柏旧风霜。

往事空流水,荒阡几夕阳。

遥知千载后,潜德有辉光。

(0)

题龙伯原桃源小隐

草屋孤村迥,桃花一水深。

不同潘岳趣,还有武陵心。

渔父应相问,仙家或可寻。

年年爱春色,把酒对芳林。

(0)

读姚子深寄娄良器诗因述古作者之意次韵

渊明家住浔阳口,篱下黄花门外柳。

素琴挂壁本无弦,禄米何心求五斗。

五言家法信有传,日对青山题数联。

平生所乐在杯酒,百亩春风耕秫田。

坡翁学陶得三尺,古澹中含温润色。

昔年迁谪到罗浮,一日诗名播南国。

陶苏已矣遗高风,皎若寒蟾行太空。

当时二老自旷达,胸襟浩荡春波融。

后来虞范金闺客,海内文章乃为伯。

昆崙太华两相高,鹰隼飘飘势无敌。

彼犹千钟我一觚,奴仆命我从奔呼。

作诗固是性所好,陶苏虞范难为徒。

姚君英才最超越,思入高唐更飘忽。

乌丝阑上写春云,白玉杯中吸秋月。

别来去日急如飞,泽雁随阳梁燕归。

人生乖隔每如此,宁不拊髀长歔欷。

七山南去二十里,不识兴居近何似。

因赓妙句论古人,更写幽怀寄双鲤。

(0)

菊逸为张与谦赋

渊明避世俗,种菊绕东篱。

高风邈难逮,幽趣鲜能知。

时有慕陶者,爱菊亦如之。

饮水可延年,餐英可充饥。

培植千万株,雨露日以滋。

草木遂天性,人岂殊于斯。

优游乐肥遁,气充神且怡。

彼哉逐声利,于道乃相违。

何如委穷达,閒饮诵陶诗。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