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前身洛水神,珊珊玉骨绝纤尘。
伶俜照取凌波影,莫道无根托主人。
知是前身洛水神,珊珊玉骨绝纤尘。
伶俜照取凌波影,莫道无根托主人。
这首诗以水仙花为题,借物咏怀,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独特美的赞美与深思。诗中将水仙花比喻为“前身洛水神”,赋予其超凡脱俗之感,玉骨珊珊,远离尘世的纷扰,展现出一种纯净高雅的气质。水仙花在诗中被描绘为凌波微步的仙子,其倒映在水中的身影,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诗人在此处巧妙地运用了“伶俜”一词,既描绘了水仙花轻盈的姿态,又暗示了其独立自守的品格。
“莫道无根托主人”一句,既是对水仙花生长环境的描述,也是对其独立自主精神的赞颂。水仙花虽生于水中,却无需依托于特定的土壤或主人,自有一份独立的生命力和生存之道。这不仅体现了水仙花的自然属性,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由、独立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水仙花独特的美和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别业闻新制,同声和者多。
还看碧溪答,不羡绿珠歌。
自有阳台女,朝朝拾翠过。
绮筵铺锦绣,妆牖闭藤萝。
秩满休闲日,春馀景气和。
仙凫能作伴,罗袜共凌波。
曲岛寻花药,回潭折芰荷。
更怜斜日照,红粉艳青娥。
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
将书云霞片,直至清明巅。
手中飞黑电,象外泻玄泉。
万物随指顾,三光为回旋。
聚书云霮䨴,洗砚山晴鲜。
忽怒画蛇虺,喷然生风烟。
江人愿停笔,惊浪恐倾船。
为长心易忧,早孤意常伤。
出门先踌躇,入户亦彷徨。
此生一何苦,前事安可忘。
兄弟先我没,孤幼盈我傍。
旧居近东南,河水新为梁。
松柏今在兹,安忍思故乡。
四时与日月,万物各有常。
秋风已一起,草木无不霜。
行行当自勉,不忍再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