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党论到元符,安得溪山著一儒。
时有诎伸须直道,天开灵杰岂归愚。
泉疏阴涧诗馀派,手拓苍崖节转孤。
自送江西仙袂远,神游应过此间无。
不因党论到元符,安得溪山著一儒。
时有诎伸须直道,天开灵杰岂归愚。
泉疏阴涧诗馀派,手拓苍崖节转孤。
自送江西仙袂远,神游应过此间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涪溪游历时的所见所感和内心世界。"不因党论到元符,安得溪山著一儒"表明诗人超脱世俗纷争,独自一人在溪山间寻找精神寄托。"时有诎伸须直道,天开灵杰岂归愚"则显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真理的探索。
接下来的"泉疏阴涧诗馀派,手拓苍崖节转孤"细腻地描绘了溪山之美与诗人的独特感受。诗中的自然景物,如清泉、幽深的溪流和苍翠的山岩,都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载体。
最后,"自送江西仙袂远,神游应过此间无"表达了诗人的超然之心,他仿佛与仙境相通,精神上已超脱尘世,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内心世界的自在超逸。
庭前枯柏生意尽,枝叶乾焦根本病。
黄风白日吹沙尘,鼓动哀音乱人听。
嗟哉尔有岁寒姿,受命於地独也正。
雨露虽濡心自苦,凤鸟不来谁与盛。
岂无松槚在山阿,只有蓬蒿没人胫。
我生愧乏梁栋才,浪逐时贤缪从政。
清晨骑马到官舍,长日苦饥食还并。
簿书幸简不得休,坐对枯槎引孤兴。
人生何为贵适意,树木托根防失性。
几时归去卧云林,万壑松风韵笙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