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两鸳鸯戢翼栖,秋塘风定月华西。
已欣对立波为镜,何必低飞浪作梯。
笼槛有时仍聚首,釜鬵不入免调醯。
鸥波亭上拈毫际,意寓南华与物齐。
两两鸳鸯戢翼栖,秋塘风定月华西。
已欣对立波为镜,何必低飞浪作梯。
笼槛有时仍聚首,釜鬵不入免调醯。
鸥波亭上拈毫际,意寓南华与物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鸳鸯在秋塘中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其情感的投射。首句“两两鸳鸯戢翼栖,秋塘风定月华西”以“戢翼栖”生动地描绘了鸳鸯静止的姿态,仿佛在月光下享受着宁静的夜晚,而“秋塘风定月华西”则营造出一种清幽、平和的氛围。
接下来,“已欣对立波为镜,何必低飞浪作梯”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鸳鸯自在生活的羡慕与向往。鸳鸯立于水中,波面如镜,无需借助外力,自得其乐,这与人类社会中追求的平衡与和谐相呼应。诗人似乎在说,无需刻意追求,自然的状态就是最美的。
“笼槛有时仍聚首,釜鬵不入免调醯”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笼槛”、“釜鬵”等形象,暗示了社会中人为的束缚与压力,而“聚首”、“免调醯”则象征着自由与和谐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中种种束缚的反思。
最后,“鸥波亭上拈毫际,意寓南华与物齐”两句,诗人站在鸥波亭上,挥毫泼墨,创作出一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这里的“南华”可能指的是《庄子》中的《逍遥游》,寓意着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脱。诗人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了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鸳鸯生活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对自然和谐、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社会中种种束缚的反思,以及对心灵自由的渴望。
越台凄瑟商飙起,山中桂树清于水。
泠泠七弦飞霞子,谷音互答松篁裹。
我来元鹤几回翔,风泉万斛倾吾耳。
一弹再弹还有情,难将古乐合新声。
此地悠悠今何世,此意寥寥谁与明。
酒阑无计能留客,而我携君手不释。
振衣起舞天汉低,击节高歌山月白。
嗟子十二始调弦,朝朝梦枕如飞仙。
伯喈叔夜非比肩,琴心独往义农前。
二十束带常羁牵,回首风尘空惘然。
披豁为君赓一曲,呜咽沾巾声断续。
漫云海上去求师,感君爱君君应知,但记空山落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