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气秋最清,窗涵霁色偏澄明。
万条疏朗斜碧入,一点圆空虚白生。
坐间四时如一日,冻雪炎风不相及。
筠帘昼捲宝凫微,缃帙午寒金薤湿。
千崖气肃天宇高,纷纷木叶飘林皋。
丹桂凉蟾香散乱,碧桐疏雨冷潇骚。
浩然幽独者谁子,终日栖迟此窗里。
平生志节明如霜,一片精神淡如水。
霜明水澹秋更宜,凛然相对清以凄。
孤高远慕伯夷圣,摇落不作宋玉悲。
秋行属金德为义,见说承家多义事。
十寻云栋敕旌门,五色天书金作字。
义声久著越天涯,冠盖过门每轼车。
何日南归经锦里,为渠重放笔头花。
一年之气秋最清,窗涵霁色偏澄明。
万条疏朗斜碧入,一点圆空虚白生。
坐间四时如一日,冻雪炎风不相及。
筠帘昼捲宝凫微,缃帙午寒金薤湿。
千崖气肃天宇高,纷纷木叶飘林皋。
丹桂凉蟾香散乱,碧桐疏雨冷潇骚。
浩然幽独者谁子,终日栖迟此窗里。
平生志节明如霜,一片精神淡如水。
霜明水澹秋更宜,凛然相对清以凄。
孤高远慕伯夷圣,摇落不作宋玉悲。
秋行属金德为义,见说承家多义事。
十寻云栋敕旌门,五色天书金作字。
义声久著越天涯,冠盖过门每轼车。
何日南归经锦里,为渠重放笔头花。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窗前的静谧与清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色与氛围。首句“一年之气秋最清”直接点明了主题,秋天的清新与宁静。接着,“窗涵霁色偏澄明”描绘了窗外雨后初晴的景象,阳光透过窗户,使得室内明亮而清澈。
“万条疏朗斜碧入,一点圆空虚白生”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远处的碧绿与近处的虚空对比,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空灵的意境。接下来,“坐间四时如一日,冻雪炎风不相及”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世界始终如一。
“筠帘昼捲宝凫微,缃帙午寒金薤湿”描绘了室内环境的雅致与清冷,竹帘轻轻卷起,宝凫(可能指珍禽)在微风中轻舞,午后的书籍上凝结着微微的寒露。这一段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精致与闲适。
“千崖气肃天宇高,纷纷木叶飘林皋”转而描绘了室外的秋景,山峦之间空气清爽,天空高远,落叶在林间飘舞,展现出秋天的萧瑟之美。
“丹桂凉蟾香散乱,碧桐疏雨冷潇骚”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息,桂花的香气与月光交织,桐树在细雨中显得更加冷清,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宁静。
“浩然幽独者谁子,终日栖迟此窗里”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幽静的追求,他仿佛是这幅画面中的隐士,终日在此窗内栖息。
“平生志节明如霜,一片精神淡如水”则是对诗人品格的赞美,他的志向和节操如同严霜般坚定,心灵如同清水般纯净。
“霜明水澹秋更宜,凛然相对清以凄”继续描绘了秋天的特质,霜明水澹,给人一种既清且凄的感觉。
“孤高远慕伯夷圣,摇落不作宋玉悲”将诗人与古代的圣贤伯夷进行类比,表达了他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即使面对衰败也不像宋玉那样悲伤。
“秋行属金德为义,见说承家多义事”点出了秋天与金德的关系,以及诗人认为秋天是承载正义的季节。
“十寻云栋敕旌门,五色天书金作字”描绘了宏伟的建筑与庄严的仪式,体现了对正义与荣誉的重视。
“义声久著越天涯,冠盖过门每轼车”说明了诗人的名声远播,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受到尊敬。
最后,“何日南归经锦里,为渠重放笔头花”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南方,再次挥洒文墨,创作出更多佳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个人品格的坚守以及对未来创作的期待,充满了深邃的情感与哲思。
五日不雨中禾焦,十日不雨晚禾死。
农夫田父心烦劳,桔槔搰搰徒为尔。
俄然云起从西北,一片飞来头上黑。
六丁雷斧开天关,不尽天瓢泻甘泽。
沛如万顷之银潢,疾如江汉流汤汤。
怒如龙物腾变化,飒如白帝行秋光。
在坑满坑谷满谷,此雨何殊雨珠玉。
瓯窭汗耶无复分,但见芄芄稻花熟。
东家老翁赊酒劝,西家女儿卖钗钏。
青黄未接浑未忧,屈指丰年眼中见。
我歌不独如元丰,我歌直与康衢同。
此身愿作饭牛翁,耕田凿井尧无功,呜呼耕田凿井尧无功。
峨峨金华城,行李何淹留。
闰十月初吉,始能具扁舟。
辉辉晴旭升,莽莽寒烟收。
篙师戒晨发,浩啸当中流。
握手谢送者,此行实夷犹。
昔为山林居,今作江海游。
抚心愧麋鹿,放迹同凫鸥。
丈夫既许国,生理焉得谋。
功成才拂衣,庶以追前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