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生家法,只虫鱼笺注。那得新声斗琼树。
绮窗前、偏有娇女耽吟,摇翠管、时出清词丽句。
因教狂态发,铁板铜琶,也学东坡作豪语。
老去律仍疏、渔唱蘋州,何处觅、霞翁频误。
且细写、蛮笺付红儿,借凤管、鸾笙旗亭流布。
经生家法,只虫鱼笺注。那得新声斗琼树。
绮窗前、偏有娇女耽吟,摇翠管、时出清词丽句。
因教狂态发,铁板铜琶,也学东坡作豪语。
老去律仍疏、渔唱蘋州,何处觅、霞翁频误。
且细写、蛮笺付红儿,借凤管、鸾笙旗亭流布。
这首《洞仙歌》由清代诗人俞樾创作,其内容充满对女儿绣孙的喜爱与欣赏。俞樾在诗中表达了自己虽不擅长填词作曲,但女儿却对此颇有兴趣,甚至时常创作出清新脱俗、词句优美的作品。他以“狂态”形容女儿的创作热情,将女儿的笔墨比作“铁板铜琶”,意指其作品既有东坡先生的豪放之风,又不失细腻情感。
诗中提到“老去律仍疏、渔唱蘋州”,俞樾自谦年岁渐长,对于词律的理解和运用仍有疏漏之处,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而是鼓励女儿继续创作,希望她的作品能像渔夫在蘋州边歌唱一样,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同时,他也期待着能有更多像霞翁这样的文人雅士能欣赏到女儿的作品,给予她更多的认可与鼓励。
最后,“且细写、蛮笺付红儿,借凤管、鸾笙旗亭流布”一句,表达了俞樾愿意为女儿的作品提供平台,让它们得以广泛传播,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女儿的才华。整首词洋溢着对女儿艺术追求的支持与自豪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学艺术的尊重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