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瞻独觉》
《次韵子瞻独觉》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咄咄书空中有怪,内热搜膏发痈疥。

羹藜饭芋如固然,饱食安眠真一快。

午鸡鸣屋呼不起,欠伸吉贝重衾里。

此身南北付天工,竹杖芒鞋即行李。

夜长却对一灯明,上池溢流微有声。

幻中非幻人不见,本来日月无阴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zhānjué
sòng / zhé

duōduōshūkōngzhōngyǒuguàinèisōugāoyōngjiè

gēngfànránbǎoshíānmiánzhēnkuài

míngqiànshēnbèizhòngqīn

shēnnánběitiāngōngzhúzhàngmángxiéxíng

chángquèduìdēngmíngshàngchíliúwēiyǒushēng

huànzhōngfēihuànrénjiànběnláiyuèyīnqí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独觉》,通过对梦境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超然与豁达。首句“咄咄书空中有怪”以奇特的梦境开篇,暗示了梦境中的奇异体验。接下来,“内热搜膏发痈疥”形象地表达了内心忧虑和困扰如同疾病般缠身。

“羹藜饭芋如固然”描述了简朴的生活状态,虽清贫但自得其乐。“饱食安眠真一快”则直接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满足感。诗人通过午后的懒散和夜晚的一盏孤灯,描绘出闲适而宁静的意境。

“竹杖芒鞋即行李”象征着诗人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不拘小节,自在游走于天地间。“夜长却对一灯明,上池溢流微有声”进一步渲染了静谧的夜晚,池水微流的声音更显寂静。

最后两句“幻中非幻人不见,本来日月无阴晴”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认为梦境与现实并非绝对对立,世间万物皆有其本然,日月运行自有规律,无需过于执着于表面的阴晴变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琐事为载体,寓含深沉的人生感慨,体现了苏辙淡泊名利、超脱物外的处世哲学。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陈山甫遨集杨姬华林馆同赋四首·其四

诸郎焉肯负尊罍,临别连呼大白来。

问我何曾高兴索,满街明月踏歌回。

(0)

甲寅新春对客作

泻尽流澌春气温,一溪新涨旧柴门。

野僧同住权为寺,水鸟孤飞不出村。

瓦鼎只应烹腊雪,藜床最好傍朝暾。

过从总在沧江上,安有平生未吐言。

(0)

拨闷对翁晋简义公

莫遣秋来兴,阴晴坐郁蒸。

茶铛虞水竭,书帙尽尘凝。

老眼何由放,诸山久不登。

因之怀旧好,几个白头僧。

(0)

对客

举世悠悠者,都非君所从。

有人相许可,垂老一从容。

小雨披群竹,清霜劲老松。

别无相对语,墙角远闻蛩。

(0)

浔阳张侍御宅咏伎

房栊花色色,池馆月盈盈。

古服仍椎髻,新妆忽曼声。

闻香方觉笑,辨佩即知名。

上客莫言醉,分歌缓夜情。

(0)

与曹学佺林古度过孔雀庵访韫辉上人

竹日下清晖,林深一径微。

萧然瓢室静,可息道人机。

汲井鸟冲出,开篱蝶绕飞。

复过邻寺去,留兴月明归。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