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绕长堤带碧浔,昔年游此尚青衿。
兰桡破浪城阴直,玉勒穿花苑树深。
宦路尘埃成久别,仙家风景有谁寻。
那知年长多情后,重凭栏干一独吟。
缭绕长堤带碧浔,昔年游此尚青衿。
兰桡破浪城阴直,玉勒穿花苑树深。
宦路尘埃成久别,仙家风景有谁寻。
那知年长多情后,重凭栏干一独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昔日游历之地的再次访问,怀旧之情溢于言表。"缭绕长堤带碧浔"一句,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木兰亭周围环境的美丽和宁静,"昔年游此尚青衿"则是诗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当时自己还穿着青色的衣衫,显露出一种青春无忧的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兰桡破浪城阴直,玉勒穿花苑树深"进一步描绘了木兰亭附近景色之美丽和生动。"兰桡"指的是用兰花装饰的车辕,"玉勒"则是形容马具的华美,这些都是高贵生活的象征。而"城阴直"和"苑树深",则营造出一种幽静深邃的氛围。
诗人在"宦路尘埃成久别,仙家风景有谁寻"中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感的忧虑。"宦路"指的是官场之路,而"仙家风景"则是对理想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但这种追求似乎无人问津,显得有些孤独和苍凉。
最后两句"那知年长多情后,重凭栏干一独吟"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往事的思念也愈发深厚,因此诗人再次倚靠在木兰亭的栏杆上,一个人轻声吟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翩翩繁华子,多出金张门。
幸有先人业,早蒙明主恩。
童年且未学,肉食骛华轩。
岂乏中林士,无人荐至尊。
郑公老泉石,霍子安丘樊。
卖药不二价,著书盈万言。
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吾贱不及议,斯人竟谁论。
两妹日成长,双鬟将及人。
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
今来始离恨,拭泪方殷勤。
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
同居虽渐惯,见人犹未觅。
宛作越人语,殊甘水乡食。
别此最为难,泪尽有馀忆。
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
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
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
卫霍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
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
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画戟雕戈百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
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
麒麒锦带佩吴钩,飒沓青骊跃紫骝。
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
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
教战虽令赴汤火,终知上将先伐谋。
崇梵僧,崇梵僧,秋归覆釜春不还。
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
峡里谁知有人事,郡中遥望空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