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嗟伉俪不同归,薤露兴歌事已非。
德善至今闻里闬,声容犹想在庭闱。
春风宿草悲埋玉,秋雨丛萱忆断机。
圣代褒封昭盛典,故山同穴有光辉。
每嗟伉俪不同归,薤露兴歌事已非。
德善至今闻里闬,声容犹想在庭闱。
春风宿草悲埋玉,秋雨丛萱忆断机。
圣代褒封昭盛典,故山同穴有光辉。
这首诗是明代金幼孜所作的《挽庞处士夫妇》,通过哀悼庞处士夫妇的逝世,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情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联“每嗟伉俪不同归,薤露兴歌事已非”,开篇即以哀伤之情,感叹夫妻二人未能共同归于黄泉之下,薤露之歌虽起,但往事已成空,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与悲痛。
颔联“德善至今闻里闬,声容犹想在庭闱”,进一步赞美庞处士夫妇的美德善行至今仍被邻里传颂,其音容笑貌仿佛仍在家中,表达了对他们的高尚品德和美好形象的深深怀念。
颈联“春风宿草悲埋玉,秋雨丛萱忆断机”,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哀思,春风中野草悲叹着玉骨的埋没,秋雨中丛生的萱草让人想起断线的织机,生动地描绘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尾联“圣代褒封昭盛典,故山同穴有光辉”,则转向对庞处士夫妇身后荣誉的肯定,圣代(指清明的政治时代)给予的褒奖彰显了盛典的庄严,而他们合葬于故山,其光辉将永远照耀,表达了对他们崇高精神和美好品德的永恒纪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庞处士夫妇生前美德和逝世后影响的描述,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美好品德的颂扬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怕春去。把酒和春对语。
天涯路,花落水流,究竟韶华靠谁住。垂杨万万缕。
何处。深藏杜宇。
春归也,无力挽留,一任东君自为主。愁怀黯如煮。
已数遍残红,搓尽飞絮。几回还待开帘觑。
正满地芳草,半痕斜照,飞来蝴蝶尚栩栩。
谅知我吟绪。频著。断肠句。叹过客光阴,真个无据。
阑干拍损空延伫。只数点香晕,两行烟树。
黄昏刚到,又禁著,一阵雨。
趁清昼。好岭上探芳,堤边载酒。
只玉波无恙,青山尚依旧。
东风识得词人面,笑比梅花瘦。
怕重来、软绿成阴,乱红飞甃。何处笛声骤。
正梦醒乌蓬,泪凝螺岫。湖水湖烟,相看断肠否。
剧怜冢畔香魂杳,往事空回首。
感流光、又见春归细柳。
好天良夜,添得愁多少。月满花阴寒峭峭。
渐银河低转、碧天如水,星光渺,衬一点孤鸿小。
怪年来心绪,别样淹煎,触景处、都成烦恼。
况新霜时候,萧瑟寒风,残梧满地秋声老。
纵无情、对此也难堪,可想见孤窗、深忧怀抱。
荼蘼落尽东风瘦,春锁一帘尘影。
户袅晴烟,梁空白日。何处天涯人近。
不殊风景,应目断江南,水明山暝。
多少销魂,吹来吴雪点双鬓。寒食清明过了。
料官阁梅阑。吟冷诗兴。
踏月天街,听鸡禁院,料也难消离恨。
南来雁尽,渐说到关河,不传归信。
万里孤岭,猿啼莫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