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寐》
《不寐》全文
宋 / 赵鼎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光已向鬓毛催,寒色仍从枕簟来。

天外角声风引去,日边归梦雨惊回。

愁能醉客非关酒,老欲随人不待媒。

拟放此身无著处,闲时只合且衔杯。

(0)
鉴赏

这首宋朝赵鼎臣所作的《不寐》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夜不能眠的思绪与心境。

首联“秋光已向鬓毛催,寒色仍从枕簟来”,开篇即点明季节与环境,秋光催人老,寒气侵入寝具,既写出了自然界的更迭,也暗喻了人生的苍凉与无奈。秋光与鬓毛、寒色与枕簟的对应,形象地展现了岁月的无情与生活的冷寂。

颔联“天外角声风引去,日边归梦雨惊回”,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角声,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号令,此处象征着远方的呼唤或内心的渴望;风雨,既是自然现象,也是诗人情绪的外化。这两句通过天际与日边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和过去的追忆与向往,以及现实的阻隔与挫折带来的失落感。

颈联“愁能醉客非关酒,老欲随人不待媒”,直抒胸臆,道出了愁苦与衰老的双重困扰。愁绪并非因酒而起,而是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无力感;老去的过程也不需媒妁之言,自然地发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无奈。

尾联“拟放此身无著处,闲时只合且衔杯”,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与孤独时的自我安慰与解脱之道。拟想放逐身心于无拘无束之地,但在闲暇之时,只能借酒浇愁,寻求片刻的慰藉。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豁达,又流露出难以摆脱的痛苦与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沧桑与内心挣扎时的复杂心态,既有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接受,以及在孤独中寻找慰藉的努力。

作者介绍

赵鼎臣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猜你喜欢

郑仲理送行六首·其三

坐上每怀歌慷慨,杯行岂复计寻常。

我知不隔清风面,君想未忘明月章。

(0)

妙香院僧堂后路直临溪石台古松蟠其上松之下有足迹及石穴三十馀浅容杯水问僧云自昔葛洪鍊丹种桃于此穴乃丹灶其数三十有二适与龟峰相应亦谓足迹为仙人迹又有云日光照石壁隐若青红盖桃影云作两绝·其一

台高十丈独株松,下有仙人旧履踪。

三十二窠丹灶在,亦云数目应龟峰。

(0)

次韵斯远十六日见简

忽来叩户新诗句,谓我将行可自疏。

暂向沅湘采兰芷,扶疏终亦爱吾庐。

(0)

次韵季承闻田歌

布谷收声老尽秧,直缘避潦有今忙。

歌呼嘹亮相欢杂,肯愧悠悠道上商。

(0)

次韵杨廷秀太和万安道中所寄七首·其三

旧说洛阳天地中,遂令北客病南风。

只今政教通南粤,亦有大寒桑树红。

(0)

因翟子固行送酒杨谨仲

君行为觅清江宅,水竹依依自作邻。

问字未能从好事,一壶聊为乞诗陈。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