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禅去灵隐,听讲去天竺。
还有无求人,来寻灵鹫宿。
问禅去灵隐,听讲去天竺。
还有无求人,来寻灵鹫宿。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汤汉的作品,名为《题灵鹫四首(其四)》。从这短小的八个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禅学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问禅去灵隐”,灵隐寺是杭州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自古以来便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和僧侣前来寻访、礼佛和参禅。诗中“问禅”表达了诗人对禅学的探索与求知欲望。“听讲去天竺”,天竺则是古代印度佛教圣地之一,后来成为中国佛教传播的重要地点。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远方佛法之国的向往和渴望。
“还有无求人,来寻灵鹫宿”,这里的“无求”意味着超脱世俗欲望,而“灵鹫宿”则是指灵鹫寺,这里不仅是一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心灵的栖息之所。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精神家园的渴望,希望找到一处可以安顿心灵的所在。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与精神觉悟的情感,是宋代文人对于佛学和道法深刻体验的一种艺术表达。
晚得田园趣,平居乐有余。
好贤闻善道,奉佛契真如。
往事歌谣在,浮生梦纪虚。
我惭居垩室,无路挽灵车。
高情爽气薄云天,洒落真如晋七贤。
笔下虫鱼元自得,胸中丘壑更依然。
风流已足追千载,寿考胡为不百年。
人物此时谁得似,只应余庆尚流传。
去岁重阳解郡章,归来又复见重阳。
此身已作林泉客,今日更持萸菊觞。
正要登高穷远目,不妨拼醉浣愁肠。
佳辰若得长无事,何必乘云至帝乡。
山锁烟萝自古青,更临绝顶敞帘楹。
前瞻江气连云起,回顾湖光照日明。
坐久已惊毛骨爽,归来犹觉梦魂清。
从今便拟休官去,梦伴幽人度此生。
闲驱小队出城闉,春色三分已二分。
到处有花浑灼炮,望中无木不欣欣。
故池尚想玄晖宅,荒划空悲太白坟。
满目青山谁是主,独输高士卧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