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夫子谈经处,更与中郎共席来。
再世通门见文举,悬知旷代有奇才。
霜蹄万里龙媒出,石室千秋虎观开。
老矣故人应敛手,莫惊年少弃繻回。
当时夫子谈经处,更与中郎共席来。
再世通门见文举,悬知旷代有奇才。
霜蹄万里龙媒出,石室千秋虎观开。
老矣故人应敛手,莫惊年少弃繻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对蔡甡其举茂才这一历史事件的感慨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蔡甡其才华的极高评价。
首联“当时夫子谈经处,更与中郎共席来”,以“夫子”指孔子,暗喻蔡甡其在学术上的高深造诣,与“中郎”并席,象征其与杰出人物同台,显示其非凡的地位和影响力。
颔联“再世通门见文举,悬知旷代有奇才”,通过“再世通门”描绘蔡甡其家族的深厚文化底蕴,“文举”则借指科举考试中的优秀人才,暗示蔡甡其不仅继承了家族的学问,还超越前人,成为一代奇才。
颈联“霜蹄万里龙媒出,石室千秋虎观开”,以“霜蹄”比喻蔡甡其的学术成就如同千里马般卓绝,“龙媒”象征其才华横溢,“石室”和“虎观”均为古代藏书、讲学之地,此处形容蔡甡其的学问影响深远,犹如开启了一座千年不衰的知识宝库。
尾联“老矣故人应敛手,莫惊年少弃繻回”,表达了对蔡甡其年长而仍能保持学术热情的敬佩,同时也鼓励年轻学者不要因蔡甡其的卓越而退缩,要勇于追求知识,展现自己的才华。
整首诗通过对蔡甡其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赞美,展现了对知识传承和创新的重视,以及对后辈学者的殷切期望。
挥策度绝壑,撑空见楼台。
丹崖几千仞,中有佛寺开。
老僧如远公,应门走蒿莱。
下马问所适,褰衣指崔嵬。
飞阑倚石磴,旷荡无纤埃。
坐久意颇惬,爽气生樽罍。
仙棺是何人,蜕骨藏莓苔。
举酒一酌之,慨然兴我怀。
丹砂固未就,白鹤何时来。
不如生前乐,长啸且衔杯。
隐山夜来梦吃攧,筑著脚指头出血。
就地摸得丽水金,元来却是新罗铁。
翻身撞倒凤凰峰,赤面山神惊吐舌。
唤起前庵卧如来,休来向这里入灭。
一棒打杀麻姑仙,说甚长生真秘诀。
叮咛五通与三郎,切莫向李太白说。
怕他俗士不甘,打你头破脑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