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走笔次韵刍父喜雨三首·其二》
《走笔次韵刍父喜雨三首·其二》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青天一声雷,云雾忽难开。

此定时节至,何因祷祈来。

客方听檐溜,予亦倒残杯。

明朝浮舟楫,尚可看杨梅。

(0)
注释
青天:晴朗的天空。
雷:打雷。
时节至:指某个季节或节气的到来。
祷祈:祈祷。
檐溜:屋檐上的滴水。
残杯:喝剩的酒杯。
明朝:明天。
杨梅:夏季水果。
翻译
晴朗的天空中忽然响起一声雷,云雾顿时变得难以穿透。
这必定是某个节气到来,为何还要来祈祷呢?
客人正在聆听屋檐上的滴水声,我也倒空了手中的酒杯。
明天我们将乘船出行,还能欣赏到杨梅的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雷,带来了及时的雨水。诗人通过这场雨景,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生机勃发的喜悦之情,以及对雨水滋润万物的赞美。

"青天一声雷,云雾忽难开"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春日突降的雷鸣与乌云密布的情景。这里的“青天”指的是晴朗的蓝天,而“一声雷”则是突如其来的打破平静的雷声。紧接着,“云雾忽难开”表明了雨前的天气变化,云层变得厚重而不易散去。

"此定时节至,何因祷祈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场及时雨水的欢迎与理解。这里“此定时节至”意味着春季是万物生长的时候,而“何因祷祈来”则暗示了雨水如同对自然界的祈祷一样,恰到好处地滋润了一切。

"客方听檐溜,予亦倒残杯"两句,描写了诗人和其他人的共鸣之情。诗人通过“客方听檐溜”表达了外来宾客也在倾听屋檐滴落的雨声,而“我亦倒残杯”则是诗人自己在此时 倒转手中的酒杯,似乎是在庆祝这场及时雨水的到来。

最后,“明朝浮舟楫,尚可看杨梅”两句,则展望了雨后清晨的情景。这里“明朝浮舟楫”意味着第二天一早,可能会有船只在水面上航行,而“尚可看杨梅”则表达了即使在这样的春雨过后,也依然可以看到美丽的杨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赞美,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生命力和季节更迭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心丹诀·其二

茫茫天下虚寻觅,未肯回头自相识。

信师行到无为乡,始觉从来枉施力。

(0)

偈颂六首·其一

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

拟论佛与祖,特地隔天涯。

(0)

登法华寺最高顶忆院中诸公

身,心。城郭,山林。望处远,到时深。

云崖杳杳,烟树沉沉。啸侣时停策,探幽或抚琴。

鲍防得法小枝小叶,怀人如玉如金。

月色前庭清静观,梵声初夜海潮音。

思君子山深不可见,登高顶望远欲相寻。

何事归舟客兴棹不驶,君不见红莲绿荇沙禽。

(0)

回波乐·其四十五

千年与一年,终同一日活。

昨宵即是空,今朝焉得脱。

无事损心神,内外相宗撮。

驱驱劳你形,耳中常聒聒。

(0)

诗并序·其九十

负恩必须酬,施恩慎勿色。

索得一石面,还他十㪷麦。

得他半疋练,还他二丈帛。

瓠芦作朾车,棒莫作出客。

(0)

诗并序·其十

撩乱失精神,无由见家里。

妻是他人妻,儿被后翁使。

驷马被金鞍,镂镫银秋辔。

角弓无主张,宝剑抛著地。

设却百日斋,浑家忘却你。

钱财他人用,古来寻常事。

前人多贮积,后人无惭愧。

此是守财奴,不兑贫穷事。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