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支名字太纷纷,所见多应不逮闻。
别有深红霸群品,郡人呼作大将军。
荔支名字太纷纷,所见多应不逮闻。
别有深红霸群品,郡人呼作大将军。
这首诗《荔支七绝·大将军》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荔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独特品种“大将军”的赞美之情。
首先,“荔支名字太纷纷”,诗人以“纷纷”二字形容荔枝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暗示了荔枝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接着,“所见多应不逮闻”,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所见过的荔枝种类可能不及听闻的多,流露出对荔枝世界的广阔和未知的好奇与向往。
然后,“别有深红霸群品”,诗人强调了一种特别的荔枝品种——“大将军”,其果实颜色深红,独占鳌头,成为众多荔枝中的佼佼者。这里的“霸群品”形象地描绘了“大将军”在荔枝家族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郡人呼作大将军”,点明了这种深红色荔枝的名称来源,是当地居民因其独特的品质和显著特征而赋予的尊称。“大将军”不仅是一个称号,更蕴含了人们对这种荔枝的敬仰和喜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荔枝“大将军”品种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
雁鸣沙漠风,秋入燕陵树。
客子衣裳单,宁不畏霜露。
驱车国东门,迢迢怀往路。
尺璧横道周,谁能一回顾。
登山豺虎雄,入海鲸鲵怒。
天台隔三江,丹霞夹玄雾。
黄精或可寻,胡麻庶当遇。
明时有遗佚,归哉保贞素。
我马病已久,东西厌驰骛。
逸驾如可攀,吾将执其御。
叛军日骄横,六月反城下。
长竿揭旌旗,群凶列行伍。
兰江接金华,膏血腥草莽。
老弱皆窜亡,奔驰实劳苦。
崎岖扶父翁,艰难负儿女。
万死获一生,行李何暇取。
饥饿复惊惶,逢人语无绪。
数里绝行踪,孤村尽禾黍。
乱后始得归,飘零如逆旅。
苍烟销荆扉,青苔封石础。
多谢故山云,护我弹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