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桂西风老,金波玉气明。
清霜酣夜色,群籁息秋声。
毛骨无遗照,关河共远情。
十年吟塞曲,画角厌悲鸣。
绿桂西风老,金波玉气明。
清霜酣夜色,群籁息秋声。
毛骨无遗照,关河共远情。
十年吟塞曲,画角厌悲鸣。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月下的静谧与深沉之美。首联“绿桂西风老,金波玉气明”以“绿桂”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丰收,而“西风老”则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之相对的是“金波玉气明”,展现出月光如金波般明亮,如同玉石般纯净,营造出一种高洁而宁静的氛围。
颔联“清霜酣夜色,群籁息秋声”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氛围。清霜覆盖大地,使得夜晚更加深邃,而各种声音在秋夜中逐渐平息,只有月光与霜色相映成趣,呈现出一片寂静与和谐。这里通过“清霜”与“群籁”的对比,突出了秋夜的静谧与纯净。
颈联“毛骨无遗照,关河共远情”则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更广阔的空间之中。诗人似乎在说,月光普照万物,没有遗漏,它不仅照亮了眼前的景物,也照亮了远方的关河,传递着深远的情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广阔世界的感慨。
尾联“十年吟塞曲,画角厌悲鸣”则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情感。诗人十年来吟唱边塞之曲,饱含忧国忧民之情,对于边塞的悲鸣之声感到厌倦。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秋夜的静美与深邃,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零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
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
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
阶前白刃明如霜,门外长戟森相向。
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盼玉花深一丈。
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
腥臊窟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元无恙。
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