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芦沙上风,竹树山头雾。
疏雨忽新凉,惆怅川光暮。
遥遥孤帆征,渺渺沧江渡。
停棹问渔人,长干几程路。
荻芦沙上风,竹树山头雾。
疏雨忽新凉,惆怅川光暮。
遥遥孤帆征,渺渺沧江渡。
停棹问渔人,长干几程路。
这首《江上暮雨》描绘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黄昏图景。诗人陆闿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边的自然风光与人物活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荻芦沙上风”,以“荻芦”和“沙”作为背景,通过“风”的吹拂,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暗示着江面的波澜不惊。接着,“竹树山头雾”一句,将视线从江边引向远处的山峦,雾气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感。
“疏雨忽新凉”描绘了突如其来的细雨,带来了新的凉意,既是对天气变化的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惆怅川光暮”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黄昏时分的江面景色,心中涌起的淡淡哀愁与思绪。
后半部分,诗人将视角转向江面上的船只与人物:“遥遥孤帆征,渺渺沧江渡。”“遥遥”与“渺渺”形成对比,一方面表现了船只在广阔江面上的孤独与遥远,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最后,“停棹问渔人,长干几程路”一句,通过诗人与渔人的对话,不仅展现了旅途中的实际需求,也反映了诗人对远方未知路程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整体而言,《江上暮雨》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北苑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
碾深罗细,琼蕊暖生烟,一种风流气味,如甘露、不染尘凡。
纤纤捧,冰瓷莹玉,金缕鹧鸪斑。
相如,方病酒,银瓶蟹眼,波怒涛翻。
为扶起,尊前醉玉颓山。
饮罢风生两腋,醒魂到、明月轮边。
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