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嶂何年剖,悬流万仞溪。
峰晴留古雪,石怒抱寒霓。
小径攀藤滑,危亭俯树低。
天台差共拟,翘首石城西。
丹嶂何年剖,悬流万仞溪。
峰晴留古雪,石怒抱寒霓。
小径攀藤滑,危亭俯树低。
天台差共拟,翘首石城西。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游览林虑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丹嶂何年剖"以疑问的方式,引发对山峰形成年代的遐想,展现了山势的古老与神秘。"悬流万仞溪"则描绘了山间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景象,水流自高崖直落,气势磅礴。
接下来的两句"峰晴留古雪,石怒抱寒霓"进一步刻画了山峰的峻峭和冬季的风貌。晴朗的天空下,积雪覆盖的山峰显得静谧而庄重,而岩石仿佛因寒冷而生出怒气,环绕着天边的寒虹,增添了神秘色彩。
诗人通过"小径攀藤滑,危亭俯树低"细致地描绘了山路的险峻和行走的艰难,以及在危亭中向下俯瞰树木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山行的乐趣和自然的亲近。
最后,诗人将林虑山与天台山相提并论,说它堪比天台胜景,并表达了对山景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天台差共拟,翘首石城西"表达了诗人期待在石城西眺望更多美景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林虑山的雄奇风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旅行的兴致。
冷云飞过前湾,青山影里扁舟住。
绿波坐暝,白头话素,此盟千古。
语密烟深,梦圆波阔,船唇舵尾。
等渔兄贳酒,钓师吹笛,添一卷、蘋洲谱。
回首软红尘土。换清游、一竿占取。
北来盼雁,南飞附鹤,故人归否。
我亦情闲,吟魂频绕,菰芦深处。
迟重寻,卅六陂边,好与鸳鸯为侣。
奁镜圆灯,又烟外、隐隐水禽催暝。
荷叶不作秋声,凉云荡空影。
愁已晚,寻芳期误,早玉容、零落铅粉。
小扣吴弦,缓歌越调,鸥梦初醒。
笑当日、避暑离宫,但回首、烟波吊凄冷,依旧远峰螺黛,认眉痕低映。
争一样、碧波今夕,剩词人、孤照吟鬓。
判教醉约宵深,明蟾树顶。
扑衣风峭。正短篷载酒,冲寒寻到。
唤醒眠鸥,来认堤边晋时棹。
漠漠冻云送暝,漏澹影、不多斜照。
待玉龙、起舞尊前,煨叶暖清醥。鸿爪。留还好。
算擘笺斗韵,雅游未了。倪迂笔妙。
肯替荒寒写新稿。
难得谪仙逸兴,便岁阑、还约幽讨。
惹离愁、何处也,寺钟催早。
漾沦漪、田田点点,熏风吹展多少。
镜奁渐有情丝惹,一串蘋香萦绕。青柄袅。
看贴水、轻圆解覆鸳鸯鸟。凌波路杳。
正卷绿缄愁,含朱束怨,芳意尚娇小。
追凉处,十里银塘清晓。承来珠露初皎。
艳游曾记销凝甚,一舸尚迟红闹。吟思悄。
待扶出、盈盈扇底玉容好。秋霜易老。
怕吹落脂痕,剪残衣翠,须约采香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