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吹箫处,孤城城上台。
回回众山入,隐隐一川来。
花草三春合,轩窗四面开。
得官兼吏隐,端复谢尘埃。
王子吹箫处,孤城城上台。
回回众山入,隐隐一川来。
花草三春合,轩窗四面开。
得官兼吏隐,端复谢尘埃。
这首诗描绘了王仲元在都城巡行时所见之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妙画面。
首句“王子吹箫处”,以“王子”这一尊贵称谓,暗示王仲元的身份不凡,同时引出他所在之地的神秘氛围。接着,“孤城城上台”点明地点,一座独立的城楼矗立于高处,仿佛是观景的绝佳位置。
“回回众山入,隐隐一川来。”这两句描绘了远处群山环绕,近处河流蜿蜒而来的景象,山川与城市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山峦起伏,若隐若现,河流则静静地流淌,为这幅画添上了生动的一笔。
“花草三春合,轩窗四面开。”春天里,花草繁盛,生机勃勃,与城中的轩窗相互映衬,既展现了季节之美,也体现了居住环境的雅致与舒适。
最后,“得官兼吏隐,端复谢尘埃。”表达了王仲元既能享受官职带来的荣誉,又能追求隐逸生活的自由,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种对生活态度的描述,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仲元巡行途中所见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反映了人物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城南风物似西湖,万里归舟入画图。
光洁贮怀便弄水,翠微照眼称提壶。
浦无时节秋尤好,池有精神贵可呼。
最是九华知客意,倚天遥露一峰孤。
我慕郑子真,躬耕老岩谷。
不慕苏季子,腰金诧宗族。
失脚落尘网,回头念幽独。
向来鸳鹭行,进退惭碌碌。
把麾鄱君国,饮水清湾曲。
缅怀九贤人,痛闵千里俗。
奉扬乏仁风,黎庶因炎燠。
畴能政有成,敢望诺无宿。
厚颜叨禄廪,汗背拥旌纛。
命下忽夔门,诸公孰推毂。
水陆三千里,湖重岭仍复。
至喜谒文忠,秭归怀李矗。
鄱人怜老守,去类楚臣逐。
出门桥已断,拥道頞争蹙。
初无龚黄政,滥继秦侯躅。
仇香旧同僚,别寄两竿牍。
赋诗仍画图,开卷宛在目。
清音满干越,馀韵到巴蜀。
我有二顷田,荒芜雁山腹。
愿画归去来,芒鞋事耕育。
《馀干翁簿以予去饶之日郡人断桥见留画图赋诗见寄因次其韵》【宋·王十朋】我慕郑子真,躬耕老岩谷。不慕苏季子,腰金诧宗族。失脚落尘网,回头念幽独。向来鸳鹭行,进退惭碌碌。把麾鄱君国,饮水清湾曲。缅怀九贤人,痛闵千里俗。奉扬乏仁风,黎庶因炎燠。畴能政有成,敢望诺无宿。厚颜叨禄廪,汗背拥旌纛。命下忽夔门,诸公孰推毂。水陆三千里,湖重岭仍复。至喜谒文忠,秭归怀李矗。鄱人怜老守,去类楚臣逐。出门桥已断,拥道頞争蹙。初无龚黄政,滥继秦侯躅。仇香旧同僚,别寄两竿牍。赋诗仍画图,开卷宛在目。清音满干越,馀韵到巴蜀。我有二顷田,荒芜雁山腹。愿画归去来,芒鞋事耕育。
https://shici.929r.com/shici/CzGqD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