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月娟娟媚,谁能惮夜寒。
舞怜翻广袖,曲听度长干。
抚事追曾赏,留芳为所欢。
腊梅真冷艳,长得倚屏看。
宝月娟娟媚,谁能惮夜寒。
舞怜翻广袖,曲听度长干。
抚事追曾赏,留芳为所欢。
腊梅真冷艳,长得倚屏看。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下起舞、曲声悠扬的宁静画面。诗人以“宝月娟娟媚”开篇,巧妙地将月光比作珍贵的宝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接着,“谁能惮夜寒”一句,既表达了夜晚的寒冷,也暗示了月下活动的不寻常与独特魅力。
“舞怜翻广袖,曲听度长干。”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舞者在月光下的翩翩起舞,袖子随着舞动而翻飞,仿佛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同时,远处传来悠扬的乐曲,穿越长干,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
“抚事追曾赏,留芳为所欢。”诗人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时刻的期待。留下的不仅是美好的记忆,更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最后,“腊梅真冷艳,长得倚屏看。”腊梅在严冬中绽放,其冷艳之美令人赞叹。诗人选择在屏风前欣赏这独特的美景,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寓意着他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月下舞蹈、音乐与自然美景的和谐共融,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
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
书剑自怜多病客,江湖同是放歌人。
宫中烛映西山雪,笛里梅传上国春。
他日听莺怀旧侣,不知谁共醉芳晨。
雪尽长风吹禁城,梅花零落此时情。
关河月暗迷鸿影,宫殿春寒涩漏声。
乱后骚人同百感,年来壮士苦长征。
樽前莫话边庭事,弹剑悲歌气未平。
君王重简命,尔志在澄清。
节钺分西顾,风寒护北征。
羽旗风外合,骢马雪中行。
直渡桑乾水,还临骠骑营。
九关多猛士,百战有长城。
夜半仍传檄,天寒未解兵。
黑山横宝剑,青海动金钲。
独仗防边策,兼收抗疏名。
虚心当国事,高议见儒生。
壮岁思铭鼎,空言陋请缨。
乘秋摧虏气,计日答皇情。
应遣龙庭使,驰书到玉京。
客子灯前酒,梅花雪后天。
不须横玉笛,春意满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