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毛如许白,面孔较些肥。
寒松偃蹇兮雪在顶,枯山癯瘠兮春添衣。
据床握杖,雷吼电飞。光痕已露也,是谁见几。
颠毛如许白,面孔较些肥。
寒松偃蹇兮雪在顶,枯山癯瘠兮春添衣。
据床握杖,雷吼电飞。光痕已露也,是谁见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禅师的形象,通过比喻和细节刻画,展现了其独特的风貌与心境。"颠毛如许白",形象地写出禅师头发斑白,岁月的痕迹明显;"面孔较些肥",则暗示了他历经沧桑后的些许丰满,可能寓意智慧的积累。接下来两句,将禅师比作寒冬中傲立的寒松,积雪覆盖头顶,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又如枯山在春天增添新绿,寓示着即使在困境中也能焕发新生。
"据床握杖,雷吼电飞",描绘禅师坐在床边,手握拐杖,仿佛雷霆万钧之力在他手中,显示出威严与力量。最后两句"光痕已露也,是谁见几",暗含禅师的智慧光芒已经显现,但真正能领悟到的人却寥寥无几,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写真为题的诗,通过对禅师外貌和内在精神的描绘,赞美了他的修行境界和人格魅力,同时也流露出对世间理解者的期待。
写得乌丝烂。向旗亭、寻行数墨,澹欢浓怨。
笺上是秋还是泪,总觉模糊难辨。
有湘雨、楼词几卷。
秀句偏多飘泊响,听江湖、一个张孤雁。
也合做,玉田伴。相思欲寄青瑶案。
怕年来、四愁平子,赋情都倦。
儗把诸贤重唤起,多少金荃兰畹。
道自古、才名不贱。
酒梦京华凉易醒,悄鬘天、已作枯禅观。
应念我,发三叹。
丁字帘前,重指点、六朝镫火。
凭唤起、旧家莺燕,红酣翠妥。
梦雨秋迷桃叶渡,情波夜定莲花座。
便修成、仙佛也生愁,双眉锁。扶不住,云鬘亸。
逃不过,霜豪涴。怕神丝被冷,茜盟都左。
写到脂痕湘管在,证完口业泥犁可。
约英雄、儿女共逃禅,蒲团坐。
豆蔻含芳,槟榔吐腻,天然俊生。
记轻吮鸾毫,修将眉史,细研鸡舌,诵罢心经。
樱小藏愁,葱尖掩笑,软语商量侬惯听。
相偎久,见红吟有韵,碧唾无声。尊边低唱销凝。
又艳曲新翻点绛唇。
正酒晕留涡,堤防客觑,脂香带沫,侥倖郎吞。
夜月吹箫,春风试茗,一点相思画未成。
难忘处,是轻盈唤马,宛转调莺。
钿尘不住。镇香街十里,软红成雾。
绿杨天远,目送玉骢去。
嫩鬟亲剪与,酒边多少分付。
画浦停桡,又微波淼淼,催写断肠句。
依约隔花窗户。梦遍罗衾,影事都无据。
相思一点,犹挂凤城树。青衫怜倦旅。
人天飘泊如絮。
自别琼楼,应霞荒月老,慵对镜鸾舞。
老红簇。青女霜华渐肃。
遥天暝、蓝雾绀烟,隔水修眉镜愁绿。登临纵倦目。
飞扑芦汀雁鹜。
惊心事,时换世非,残稿沧洲画难足。持螯醉芳菊。
记话雨上京,同剪宵烛。哀筝一弄章江曲。
嗟北雁行断,西乌飞蹇,低头臣甫杜宇哭。
梦归影形独。枨触。旧怀续。叹远宦栖迟,空想萝屋。
弦高柱短流音促。笑勾漏丹汞,紫金浮玉。
游仙无分,望大野,泪共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