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陵》
《谒陵》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天作高山拥帝京,九陵台殿锁重城。

灵旗风雨千岩应,阁道松楸万壑平。

河岳东来盘王气,关门北去起边声。

祠臣展礼多悽怆,濡露年年感圣情。

(0)
鉴赏

这首诗《谒陵》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通过对陵墓的描绘,表达了对先皇的敬仰与哀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历史场景,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首联“天作高山拥帝京,九陵台殿锁重城”以高山环绕帝都,九座陵墓与宫殿被重重城墙包围的景象开篇,既展现了陵墓的宏伟壮观,也隐含着历史的厚重与庄严。

颔联“灵旗风雨千岩应,阁道松楸万壑平”通过风雨中的灵旗与山间松树、楸树的呼应,以及阁道上松楸的排列,表现了陵园的静谧与肃穆,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延续。

颈联“河岳东来盘王气,关门北去起边声”则将陵园置于更广阔的地理背景之中,黄河与山脉自东方蜿蜒而来,汇聚了帝王的王气;而北门之外,则是边疆的警报声,象征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尾联“祠臣展礼多悽怆,濡露年年感圣情”点明了诗的主题——祭祀者在每年的仪式上,面对先皇的陵墓,心中充满了哀伤与敬意,泪水与露水交织,年复一年地表达着对先皇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不仅展现了陵墓的壮丽景色,更传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先人的缅怀之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祖先的崇敬与纪念。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仙梦·其二

绛蜡生珠泪未挑,石鸡无奈应春潮。

合欢慢揭青绫帐,团聚从吹紫玉箫。

洞草尚含仙露湿,峡花犹带梦云摇。

风光瞥去馍糊甚,才著思量似昨朝。

(0)

三妇艳·其二

翡翠帘栊透日华,窗光迎面泛朝霞。

清癯未称金为屋,朗彻原应月是家。

百窍含香非豆蔻,一生偏爱属梅花。

慧心那有纤尘起,脆雪分明在齿牙。

(0)

月下感怀

萧萧寒气逗罗裳,挑尽银釭倚竹床。

倦绣转嫌春昼永,无眠翻恨夜更长。

月移曲槛蔷薇动,风静疏帘豆蔻香。

愧我年来忙里度,吟情大半已全荒。

(0)

水龙吟.白莲

银塘斜织疏烟,薰风吹送湘娥面。

亭亭翠盖,淡妆依约,蓦然相见。

素袜凌波,圆珠泻露,清芬难散。

看沙边宿鹭,惊飞扑漉,却还被,伊遮断。

道是玉奴新浴,又无端、抛残团扇。

猜红怨绿,千丝并蒂,满池葱茜。

风细月明,六郎回去,眼波一线。

待停桡珠浦,碧筒相吸,为偿私愿。

(0)

山花子

人与青山共白头。犯寒帘控小金钩。

一树垂杨扶不起,压春愁。

眼底生涯都未是,天边凝望几时休。

索倩玉骢驮醉去,病青楼。

(0)

蜀中竹枝词·其九

无义滩头风浪收,黄云开处见黄牛。

白波一道青峰里,听尽猿声是峡州。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