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十二日閒中偶作》
《五月十二日閒中偶作》全文
宋 / 陈文蔚   形式: 古风

黄卷与晤对,日日有新闻。

青山不世情,时时有佳宾。

不动利害心,且无将迎勤。

自得村童乐,何须市朝纷。

种菊绕庭砌,黄花俟秋芬。

琴书便当归,免使思白云。

犁锄理荒秽,菽水娱朝昏。

此外何所慕,甘作耕桑民。

(0)
翻译
每日研读书籍,如同与人交谈,每天都有新知识。
青山永恒如故,常有佳客来访。
不计较利益得失,也不必应酬繁忙。
享受乡村孩童般的快乐,何必理会尘世的喧嚣。
在庭院周围种植菊花,期待秋天的芬芳。
回归琴书生活,不必向往远方的白云。
用犁锄整理荒芜,早晚以菽水为乐。
除此之外,别无所求,甘愿做一名农耕之人。
注释
黄卷:书籍。
晤对:交谈。
不世情:永恒不变。
佳宾:贵客。
利害心:利益得失之心。
将迎:应酬。
村童乐:乡村孩童的快乐。
市朝纷:尘世喧嚣。
种菊:种植菊花。
秋芬:秋天的芬芳。
归:回归。
白云:远方的隐逸生活。
菽水:粗茶淡饭。
娱朝昏:早晚娱乐。
耕桑民:农耕之人。
鉴赏

这首宋诗《五月十二日閒中偶作》是陈文蔚的创作,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与书籍为伴,享受田园生活的闲适与宁静。首联“黄卷与晤对,日日有新闻”表达了诗人从书中获取知识的乐趣,每日都有新的感悟。接着,“青山不世情,时时有佳宾”以青山比喻淡泊的友情,佳宾象征内心的宁静。

诗人强调无需世俗的利害计较和应酬之劳,“不动利害心,且无将迎勤”,展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感到如同村童般自在快乐,“自得村童乐,何须市朝纷”。诗人还计划种植菊花,期待秋天的芬芳,“种菊绕庭砌,黄花俟秋芬”。

最后,诗人表示愿意回归琴书生活,远离尘世纷扰,“琴书便当归,免使思白云”。耕田锄地,与家人共度朝夕,是他理想的归宿,“犁锄理荒秽,菽水娱朝昏”。诗人表达了对淳朴农耕生活的向往,甘愿做一个平凡的耕桑之人,没有其他追求,“此外何所慕,甘作耕桑民”。

整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恬淡心境。

作者介绍
陈文蔚

陈文蔚
朝代:宋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偶成·其二

淫淫梅子雨,靡靡上郭山。

山既绕篱外,雨复湿窗间。

林深叶葱茜,地偏水潺湲。

鹊噪鸡鸣午,风定白云还。

(0)

文叔入城夜半同斯远见过蚤作闻而赋之

西风胜士集,敲我月下门。

醉语惊童稚,今晨能具言。

未知何许人,步武皆腾轩。

顾非有逸韵,畴肯临丘园。

时予亦被酒,正尔飞梦魂。

栩栩妙理熟,布衾清而温。

了不闻其然,醒来复何论。

奇事既已失,踌躇黄叶村。

(0)

寄胡桐庐

西望子陵濑,东下是渔浦。

明明弦歌人,儒心正劳抚。

岂无读书林,松竹护庭宇。

蓬莱归路近,此去天尺五。

不妨兴寄深,霞佩整绅组。

雪满桐君山,桐仙照千古。

(0)

闲泊东窗为静寄

吾爱陶诗中,静寄东轩语。

试取作佳名,朝夕相与处。

薰风一榻闲,转觉远烦暑。

试问轩外人,纷华今几许。

(0)

四月十一日灵岩

陟径得遐瞩,濯泉惬幽寻。

禅窗坐来久,聊以娱客心。

平田绿未整,湖色收晚阴。

回桡缱绻馀,翔禽亦遗音。

(0)

题衢州城外包氏水阁示远父成父二首·其一

溪流屈曲总成滩,滩外云山远近看。

何许诗情最关处,渚鸥能白晚枫丹。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