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有良工识苦心,今无善听孰知音。
老来字字趋平易,免被儿童议刻深。
后有良工识苦心,今无善听孰知音。
老来字字趋平易,免被儿童议刻深。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暮年对于学问与品味深入浅出的思考。"后有良工识苦心,今无善听孰知音"表达了诗人对当世缺乏能够理解和赏识自己学术努力的人感到遗憾。"老来字字趋平易,免被儿童议刻深"则透露了诗人在晚年作品中倾向于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以避免被后辈过于深究而贬低其意境。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然与自信,是对个人学问和艺术追求的一种坚守。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常有的感慨,即知识的传承和理解往往不易,需要有慧眼识珠的人去真正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