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如春煦凛如秋,王事惟勤靡慢游。
系出濂溪家学在,泽敷乳邑治才优。
关河有便书空寄,公馆无私恩莫酬。
十二楼头明月夜,倚阑无任独绸缪。
温如春煦凛如秋,王事惟勤靡慢游。
系出濂溪家学在,泽敷乳邑治才优。
关河有便书空寄,公馆无私恩莫酬。
十二楼头明月夜,倚阑无任独绸缪。
这首明代程通的《寄周知县汝楫和韵》描绘了对友人周汝楫的敬佩与思念之情。首句“温如春煦凛如秋”,运用对比手法,赞美周汝楫既有春天般的温暖关怀,又有秋天般的严肃公正,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他的为政风格。接着,“王事惟勤靡慢游”表达对周汝楫勤勉政务,不贪图闲逸的赞扬。
“系出濂溪家学在”提到周汝楫出身名门,秉承着理学大家濂溪的学术传统,暗示其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泽敷乳邑治才优”进一步强调他在地方治理上的才能和惠泽百姓的政绩。
“关河有便书空寄”表达了诗人虽相隔遥远,但只要有机会就会通过书信传达对友人的关心,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公馆无私恩莫酬”则赞美周汝楫为官清廉,恩德无法以物质回报,凸显其高尚人格。
最后两句“十二楼头明月夜,倚阑无任独绸缪”,以月夜登楼的场景收尾,诗人独自倚栏,思绪万千,表达了对周汝楫的深深挂念和对友人政绩的期待,情感真挚而深沉。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为官之道的赞美。
卧鸭炉边,翔鸳屏底,正断肠处。
烟草风花,妆点春愁无数。
贪睡海棠酣晕脸,欹眠杨柳狂飞絮。
倚东风,子规叫月,乱莺啼树。
尽游赏吞花卧酒,握月担风,谁诉离绪。
镜里朱颜,还被青春领去。
**红飞愁万点,丝丝绿织愁千缕。
这光阴,那堪几番风雨。
卓卓声名,英英人物,翠壶肯暂遨游。
与君聚散,鸿雁自春秋。
位置六曹上客,挥洒处、文彩风流。
莼鲈好,故乡人梦,留不住东州。
骅骝。
从此去,嘶鸣北向,志气悠悠。
指燕台路近,唾手公侯。
料想春风得意,醉眠韦杜最高楼。
天付与,男儿事业,姓字覆金瓯。
野亭驿路,尽是寻幽客。
水曲山隈浩无极。
见松荒菊老,岁晏江空,摇落尽、几点南枝消息。
天寒云淡,月弄黄昏色。
绰约真仙藐姑射。
占得百花头上,积雪层冰,捱不去,只恁地皑皑白。
问广平心事竟何如,纵铁石肝肠,也难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