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锁窗寒/琐寒窗·其一春思》
《锁窗寒/琐寒窗·其一春思》全文
宋 / 王沂孙   形式: 词  词牌: 琐窗寒

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

疏疏过雨,洗尽满阶芳片。

数东风、二十四番,几番误了西园宴。

认小帘朱户,不如飞去,旧窠双燕。曾见。双蛾浅。

自别后,多应黛痕不展。扑蝶花阴,怕看题诗团扇。

试凭他、流水寄情,潮红不到春更远。

但无聊、病酒厌厌,夜月荼蘼院。

(0)
注释
趁:趁着。
梨花:白色花朵,春季常见。
春怨:春天的愁思或哀怨。
疏疏:稀疏的样子。
东风:春风。
西园:园林的一角。
小帘朱户:装饰华丽的门窗。
旧窠:旧巢穴。
黛痕:女子眉毛的颜色,这里指代女子。
扑蝶:追逐蝴蝶。
潮红:潮汐带来的红色,比喻情感的涌动。
病酒:因饮酒过度而生病。
荼蘼:一种暮春开花的植物,象征衰败。
翻译
趁着梨花盛开,柳絮飘飞,满窗都是春天的哀愁。
稀疏的雨滴过后,洗净了阶前的花瓣。
数算着东风吹过二十四次,有多少次错过了西园的宴会。
比起寻找那挂着小帘的朱门,我宁愿飞回旧巢的双燕身边。曾经见过它们轻盈地飞舞。
自从分别后,想必你的黛眉不再舒展。在花阴下追蝶,你害怕看到写满诗的团扇。
试着让流水传递情感,但潮水的红晕也未能将春天带到更远的地方。
只是感到无聊,病态的酒意使我厌倦,夜晚的月光洒在荼蘼院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窗前梨花和柳絮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因为酒意和诗思而产生的情感波动。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流露。

“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这几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绪。诗人在春日里,以酒为伴,观赏着梨花和柳絮的美丽,而这种美景却引发了他的春思之情。

“疏疏过雨,洗尽满阶芳片”描写了一场春雨之后,花瓣被雨水冲刷干净的情景。这里的“疏疏”形容了春雨的细腻与轻柔,而“洗尽满阶芳片”则表现出一种清新和纯净。

接下来的“数东风、二十四番,几番误了西园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错过良机的遗憾。这里的“东风”代表着春天,“二十四番”则可能暗示时间的流逝和重复。

“认小帘朱户,不如飞去,旧窠双燕”这几句诗,通过描写燕子的归来,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似乎在倾诉,即便是回到熟悉的地方,也已经无法复返过去。

“曾见。双蛾浅。自别后,多应黛痕不展”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情感。这里的“双蛾”可能指的是书信或信息,而“黛痕不展”则是对往事难以忘怀的表达。

最后,“扑蝶花阴,怕看题诗团扇。试凭他、流水寄情,潮红不到春更远。但无聊、病酒厌厌,夜月荼蘼院”这几句,通过对蝴蝶和花阴的描写,以及对题诗的恐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苦恼。这里的“流水寄情”可能是指借助自然来传递自己的感情,而“潮红不到春更远”则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迁。“病酒厌厌,夜月荼蘼院”则表现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对于自己不断饮酒却又感到厌倦的情绪,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精细刻画,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郁与无奈,是诗人在美好自然界中所体验到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王沂孙

王沂孙
朝代:宋   字:圣与   号:碧山   籍贯:玉笥山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
猜你喜欢

挽张百熙联

握学校科举兴废大绾枢,遗疏一篇,犹复鸣悽念朝政;

与仪徵河间耆宿同谥典,春风十载,何堪涕泗哭先生。

(0)

挽江之纪联

去思何武留遗爱;死孝王戎本至情。

(0)

挽张之洞联

政术行六分,学术行五分,只两言自道生平,功在斯民四百兆;

诞年以丁酉,殁年以己酉,刚八月并垂纪念,寿齐先圣七十三。

(0)

贺林君迁居联

香草犹留名士韵;小斋好读古人书。

(0)

挽张百熙联

邮传主政,立宪赞成,公当学界风潮,力培后进;

宝墨尚存,伟人已往,我与岭南桃李,痛哭先生。

(0)

挽曾国藩联

贰室共趋庭,慈颜雨霁,雅训冰清,记席前无限提撕,仿佛春风沂水;

弱龄穷陟岵,元老勋高,国殇骨冷,倘泉下有缘晤语,凄凉明月江天。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