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屋多丛树,蛩声入晓窗。
此时心似水,残月照明缸。
绕屋多丛树,蛩声入晓窗。
此时心似水,残月照明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静谧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统一。
首句“绕屋多丛树”,以“绕”字勾勒出树木围绕房屋生长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自然氛围。“多丛树”则暗示了环境的丰富与生机勃勃。接着,“蛩声入晓窗”,“蛩”即蟋蟀,其鸣声在清晨透过窗户传入室内,为这宁静的时刻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声音的美妙,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新的一天的开始。
“此时心似水”,诗人将自己此刻的心境比作平静的水面,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心灵仿佛得到了洗涤,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
最后一句“残月照明缸”,“残月”既指月亮即将隐没,也象征着夜晚的结束和黎明的到来。月光洒在缸上,不仅照亮了周围的空间,也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柔和而清冷的光芒。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相融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清晨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天台之山四万八千丈,中有飞仙共来往。
东方未白天鸡号,扶桑赤日三更上。
山人曾识玉蟾翁,丹砂九返面如童。
吹笙醉跨千年鹤,朝上崆峒暮庐霍。
葛洪井西松树老,子晋台下桃花落。
日边人寄董师书,别我却入天合居。
麻姑相见已白发,蓬莱弱水人何如。
我亦张帆上南斗,餐霞有诀能相授。
青天更约借龙骑,福地应知今虎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