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弘初宦汉,仕莽为并牧。
承鼎建武中,虽壮齿亦足。
抗言辞帝婚,俛首甘新禄。
李密既陈情,无何徇除目。
赋诗怨积薪,曾是念初服。
翘首坐上尊,晋耶当为蜀。
苟窃义孝名,千秋宁无恧。
宋弘初宦汉,仕莽为并牧。
承鼎建武中,虽壮齿亦足。
抗言辞帝婚,俛首甘新禄。
李密既陈情,无何徇除目。
赋诗怨积薪,曾是念初服。
翘首坐上尊,晋耶当为蜀。
苟窃义孝名,千秋宁无恧。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题阙(其二十六)》。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宋弘、李密的描述,以及对权力更迭和道德选择的探讨,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首句“宋弘初宦汉,仕莽为并牧”,描绘了宋弘在汉朝初年为官,后在王莽时期担任并州牧的历史背景。接着,“承鼎建武中,虽壮齿亦足”两句,通过时间的转换,强调了宋弘在建武年间虽已年长,但依然有能力为国效力。
“抗言辞帝婚,俛首甘新禄”则展示了宋弘拒绝与皇帝联姻,甘愿接受新的职位,体现了他坚守原则、不贪权势的高尚品质。接下来,“李密既陈情,无何徇除目”两句,通过对比李密向朝廷陈情,最终却因某种原因被免职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
“赋诗怨积薪,曾是念初服”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曾经坚守初心,后来却因各种原因背离初衷的人的感慨。最后,“翘首坐上尊,晋耶当为蜀”两句,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暗示了历史的循环和选择的重要性。“苟窃义孝名,千秋宁无恧”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在权力面前,坚守正义和孝道,即使在千年之后,也不会感到羞愧。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刻地探讨了个人道德选择与社会权力关系之间的复杂性,以及在面对权力诱惑时,如何保持自我道德底线的问题。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