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衣初试,映湖光脉脉。记得罗衫一痕碧。
正鱼龙,曼衍莺燕纷纭,原不合,悄向众中怜惜。
已令君识面,又不关情,此境迷离信难觅。
谁遣杏花媒,噈使游蜂,句引去,寻春油壁。
不埋怨湖山惹相思,反画出、湖山教人思忆。
春衣初试,映湖光脉脉。记得罗衫一痕碧。
正鱼龙,曼衍莺燕纷纭,原不合,悄向众中怜惜。
已令君识面,又不关情,此境迷离信难觅。
谁遣杏花媒,噈使游蜂,句引去,寻春油壁。
不埋怨湖山惹相思,反画出、湖山教人思忆。
这首《洞仙歌》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日湖畔的景象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
开篇“春衣初试,映湖光脉脉”,春衣初穿,映照着湖水的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记得罗衫一痕碧”一句,回忆起那件翠绿色的罗衫,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将生机与活力带入了画面之中。
“正鱼龙,曼衍莺燕纷纭,原不合,悄向众中怜惜。”描绘了一幅鱼跃龙腾、莺歌燕舞的生动场景,却在热闹之中透露出一丝寂寞与孤独,似乎在人群中寻找着那份难以捕捉的怜惜之情。
“已令君识面,又不关情,此境迷离信难觅。”表达了对某个人或某种情感的追寻,但又似乎明白这情感难以触及,如同迷雾中的风景,难以寻觅。
“谁遣杏花媒,噈使游蜂,句引去,寻春油壁。”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杏花比作媒人,游蜂则被吸引,寻找着春日的油壁车(古代贵族女子乘坐的华丽车辆),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和复杂性。
最后,“不埋怨湖山惹相思,反画出、湖山教人思忆。”诗人并未因湖山的美景而埋怨,反而将其化为相思的源泉,使得湖山成为了思念的寄托,表达了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接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之间的微妙平衡,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飘断春镫,酒卮不抵残寒酽。
借人篱落酹横枝,消与流年感。客意飞花共减。
费天涯、清铅数点。画堂双燕,飞傍谁家,雕梁新占。
独卧沧江,旧盟寻到鸥群淡。
莫凭回雁诉乡心,满地惊波撼。生茶春盘未餍。
两京梅、凝尘半糁。岁寒情味,肯被邻家,东风轻赚。
飘箔衰镫,归楼细雨,隔年人换閒愁。
红蕊辞春,东风蹀躞荒沟。
黄金钿合同心结,梦未阑、燕冷搔头。
倚空帘、明镜徘徊,鬓改花羞。
东墙轻送斜阳老,怕三年楚玉,病不禁秋。
踯躅吹湍,白騧一逝难留。
障花乱笑飞春语,负旧情、丽玉箜篌。
算泠泠、几折回波,曾节秦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