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奔走两河壖,来往空惊月再圆。
王事敢辞同契阔,客游还喜共周旋。
暮行野岸泥三尺,夜宿人家屋一椽。
归看彭郎应大笑,东轩何事不留连。
相逢奔走两河壖,来往空惊月再圆。
王事敢辞同契阔,客游还喜共周旋。
暮行野岸泥三尺,夜宿人家屋一椽。
归看彭郎应大笑,东轩何事不留连。
这首宋朝赵鼎臣所作的《塞下》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边塞地区的匆匆相遇与别离,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相逢奔走两河壖,来往空惊月再圆。”开篇即以“相逢”、“奔走”、“两河壖”、“月再圆”等词句,勾勒出边塞之地的辽阔与荒凉,以及时间的流逝。诗人与友人在此地偶然相遇,却因各自忙碌而匆匆别离,不禁让人心生感慨。
颔联“王事敢辞同契阔,客游还喜共周旋。”转而表达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对共同经历的感慨。尽管王事繁忙,但诗人愿意与友人一同面对艰难困苦;在异乡的客居生活中,能与友人相聚共度,让诗人感到无比喜悦。
颈联“暮行野岸泥三尺,夜宿人家屋一椽。”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夜晚在野外露宿的情景。泥泞的野岸、简陋的一椽之屋,虽条件艰苦,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抱怨,反而将其视为旅途中的寻常风景。
尾联“归看彭郎应大笑,东轩何事不留连。”诗人想象着归家后,好友彭郎看到自己在外的经历,定会大笑不已。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能在旅途中留下更多回忆的遗憾,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友情的温暖,以及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对未来生活的憧憬。